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挚情与梦幻:关于重排《牡丹亭》的导演报告
作者:郭小男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幻”  柳梦梅  汤显祖  挚情  传统艺术精神  “情”  服装设计  人物性格 
描述: 通过一个时期的学习,我们从诸多前辈、学者的研究专著中,领悟了关于汤显祖和《牡丹亭》的人文精神、艺术思想。前辈们对原著独到的诠释和见地,对我们启发甚大,从思想上对重排《牡丹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夜的寂寞如此美丽:新版昆剧《牡丹亭》欣赏
作者: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新版  观众  花道  汤显祖  目的视觉  舞台  柳梦梅  时尚流行 
描述:,谁还会有时间
生命激情的绚丽虹彩: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朱鸿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封建礼教  生命激情  杜丽娘  程朱理学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泰州学派  封建社会 
描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这是婚姻不幸的冯小青引杜丽娘为情痴同道,在弥留之际写下的生命绝唱。①伤心岂独是小青。十七岁的娄江女子俞二娘,因《牡丹亭》而伤感身世
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上海昆剧团新版《牡丹亭》演出本
作者:彭本乐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故事情节  戏剧冲突  人物性格  新版  戏曲舞台  观众  柳梦梅  长江流域 
描述:四十多年来,在上海戏曲舞台上至少演出过四种“全本”昆剧《牡丹亭》。1999年10月,上海昆剧团所演的新版《牡丹亭》的演出本,和以往的版本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新版以较大的篇幅和浓重的笔墨来描写以杜
世纪末的盛举:新版昆剧《牡丹亭》观后答友人
作者:赵莱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新版  世纪末  柳梦梅  杜丽娘  观众  原著精神  文化名人  汤显祖 
描述:友人从外地来函,询问《牡丹亭》演出之景况。关切之情,令人感动,抽入院疗疾之间隙,草答如下: ▲《牡丹亭》演出的消息已见诸报端,无缘前去观赏,憾甚!很想知道该剧演出的情况和你观剧的感受……
空谷幽兰 香飘四海——一曲《牡丹亭》,震撼西方文明
作者:陈玲玲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幽兰  西方文明  柳梦梅  四海  杜丽娘  石道姑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描述:陈捷(法国教师): 我住在巴黎,去年听说上昆要去演《牡丹亭》,后来取消了。所以这一次很想看一看。我是昆曲的门外汉。这里存在一个对象问题,是给专家的,还是给层次高但又不懂昆曲的人。这个戏很吸引人
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杜丽娘的东方女子忧郁情结:《牡丹亭》译后感之一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忧郁情结  杜丽娘  汤显祖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研究  青年女子  白朗宁夫人  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文化 
描述:杜丽娘的东方女子忧郁情结:《牡丹亭》译后感之一
情偶缺席与肉体缺席——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邹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牡丹亭  肉体  爱与死  汤显祖  柳梦梅  缺席者  欲望  爱情故事 
描述:你侃侃而谈。你滔滔不绝。你被你话语的对象深深吸引。 杜丽娘。一个以死而复生的方式刮起爱情旋风的美人,竟使你想起爱与死的不可逆性如何被话语的叙述彻底地解构。 她的故事可一分为二,以死亡为界:一边是走向死亡,另一边是死而复生。走向死亡的动机是情?你深表怀疑。杜丽娘养在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