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道与人才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道学家  科举制度  诗赋取士  人才  变革  司马光  士大夫 
描述:案提交朝廷讨论之时,司马光等守旧派大臣对之皆无异辞。①在这场表现为政见的“道之争”中,站在对立面上的是苏轼。他的《议学校贡举状》是当时唯一持反对意见的奏状。苏轼针对变革“重道轻”的思想,尖锐地质
由词达,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方利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教学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王安石  教师  语言文字  文本语言  理解  课文 
描述:历来文人学者都非常重视用词。贾岛推敲的故事被传为古今美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名满天下,而绿字又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作者如此别具匠心地遣词,目的就是由词达意,让所描写的
赠刘景
作者:苏轼 周红月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描述:赠刘景
以适用为本:王安石
作者:漆绪邦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以适用为本:王安石
窃雅偷
作者:那家伦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朝  社会生活  文稿 
描述:别以为写写文章,读读书报的著作人没什么机密。着意往你舍间窃点什么还是有的。这不仅是你柜里的钱财、橱里可称作文物的东西,更有你不经意置放着的文稿,偷出去可换稿费。[第一段]
同传校笺
作者:楊理論 宋妍霖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校笺  湖州  公墓  墨竹  宋史  四川省  梓州  永泰  太常 
描述: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人称"石室先生"、"湖州",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同生于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盐亭县永泰乡),据范百禄《宋故尚书司封
洧与西学
作者:刘耘华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西学  《七克》 
描述:文章对清初江右“程山之学”的创始人谢涛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经由教徒刘凝而达成的;论文根据新的材料对刘凝的生卒年代及入教时间进行考辨,并就二者的“上帝观”之异同提
洊与西学
作者:刘耘华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西学  《七克》 
描述:文章对清初江右"程山之学"的创始人谢洊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经由教徒刘凝而达成的;论文根据新的材料对刘凝的生卒年代及入教时间进行考辨,并就二者的"上帝观"之异同提
中国古代道观流变
作者:艾琳梅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以明道  韩愈  载道  柳宗元  文学  王安石  士志于道  儒家道统  仁以为己任 
描述: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学者就不断探讨""与"道"的关系,并把"道"置于突出的地位。从孔子开始,"道"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说"士志于道"[1]55,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宋代上梁初探
作者:松田佳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初探  文天祥  四六文  皇帝  修建  结束部分  七言  房屋 
描述:盖俗体也。……"又清吴曾祺《文体刍言》云:"宋以后此体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