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2)
报纸(70)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0)
地方文献 (12)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10)
2012(16)
2011(26)
2010(21)
2009(17)
2007(13)
2006(4)
2004(8)
1998(3)
1993(2)
按来源分组
中学生百科(2)
东京文学(2)
淮北晨刊(1)
哲学研究(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1)
青少年书法(1)
民族艺术(1)
中华文化画报(1)
发展(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意似之间:苏轼两首词的“趣”
作者:郑荣基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艺术真实  似与不似  王安石  生活真实  周瑜  思想感情  沙洲 
描述:一、“拣尽寒枝不肯栖”:沙洲之鸿非心灵之鸿苏轼谪居黄州之初,便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文无易稿从容就 口不择言表里
作者:李春林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竟陵派  言表  周亮工  散文小品  明末清初  正统文学  古文  小品文  公安派  袁宏道 
描述: 古人有“刚日诵经,柔日读史”的说法,可见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还是很有讲究的。对于我这样的日常琐事多,活得比较拘谨、单调的人来说,最适合读的大概就是那些任情达性、清淡隽永的散文小品了。比如这一个月,就是《晚明二十家小
晏几道、朱淑词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翁源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朱淑  女性形象  比较 
描述: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
国台办:陈水扁讲话缓和是假搞“台独”是
作者:祁红  来源:台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台办  陈水扁  台独分子  中国  台湾省  张铭清  一个中国原则 
描述:充分说明,陈水扁讲缓和是假,搞“台独”是
”的“俗人”晏几道——浅探小山及词与庄子思想
作者:范丽华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庄子  真人  悖离  世俗 
描述:晏几道为宋初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不合于世俗的生活理念及“”的写作风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究其思想根源,庄子思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他又在某些方面悖离了庄子的思想,以其地道的“俗”的方式
梦:“临川四梦”中的纪梦特色
作者:季晓燕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诗词文赋  牡丹亭  民族特色  创作方法  文艺创作  中国文艺  曹雪芹  红楼梦 
描述:,模糊而又荒诞。汤显祖写梦荒诞却不模糊,四梦中的梦境,一部比一部长,一部比一部脉胳清晰。《紫钗记》中有"黄衣客强合鞋儿梦"之关节,这个"鞋儿梦"仅写了一出,而且是霍小玉醒后叙梦。《牡丹亭》中有"杜丽娘梦写丹青证",写完"惊梦"又写"寻梦",牡丹亭畔,芍药栏边,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两情和合之境已描绘得十分清晰。写至后两梦,《南柯梦》三十出即有二十六出写梦,表现
淳热切 坦率无忌:《诗经·摽有梅》赏析
作者:董昌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西周末年  梅子  周礼  爱情  婚配  文王  永恒主题  东周 
描述:用令者,罚之。按,《周礼》的这一明文规令正是当时社会
白云栖大隐 黄鹤驾
作者:宋学玉  来源:武当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白云栖大隐 黄鹤驾
纯·善感——论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心之相似
作者:龙慧萍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心  相似 
描述:从宋代词人晏几道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及主要作品中可以归 纳出二人“词心”的相似——纯、善感,因此二人词风也多有相似之处,即皆以真切取胜。
朱淑生卒年再考索
作者:缪钺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淑  生卒年  考索  生活年代  北宋末年  考辨  南宋  曾布  撰写  主旨 
描述:我于1990年10月撰写《朱淑生活年代考辨》一文,刊载于《文献》1991年第二期。文中主旨在考定朱淑真是南宋人,所谓朱淑于北宋末年在汴京与宰相曾布之妻魏夫人交往之事,乃臆说不可信。文末曾附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