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三)
-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红楼梦 汤显祖 泰州学派 形而上学 本体论 曹雪芹 佛教哲学 大乘佛教 宗教哲学
-
描述:五、《红楼梦》情感本体宗教根源汤显祖说:梦了为觉,情了为佛(《南柯梦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前面所引王思任讲汤显祖著书之神指亦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由此可知,汤显祖的戏剧创作,不论是情感本体论,还是梦幻艺术形式,皆是和一种
-
《书画记》三题
-
作者:陆昱华 来源:美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故宫本 明末清初 乾隆 周亮工 十七年 文津阁 十三年 著录 明清之际
-
描述:一、吴其贞及其《书画记》的研究情况吴其贞,字公一,号寄谷,是明末清初徽州(今歙县)著名的古董商人。经营书画四十多年,凡所经眼,择元代以前作品随手著录,成《书画记》六卷,又详细记述观画经历,因此对古代书画研究,或明清之际书画鉴藏家以及书画交易状况等研究,都具有
-
三闹《牡丹亭》
-
作者:徐培晃 来源:兴大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闹 闹
-
描述:本文從「鬧」的角度切入《牡丹亭》,依情節鋪展次序討論「鬧學」、「鬧殤」、「鬧婚」,指出《牡丹亭》刻意在正經的學堂、喪禮、婚禮場合中,安排嬉鬧唐突的橋段,藉以鬆動父執倫理的嚴肅面孔,發揚個人意志。最後
-
“惊梦”三境界
-
作者:顾瑞雪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古典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传统剧目 形象生动 人的形象 汤显祖
-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的传统剧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是被誉为“中国的莎±比亚”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全本《牡丹亭》剧情起伏曲折,唱腔文辞华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活,尤其是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
-
名家写作故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都觉得不够理想,一想再想
-
王安石“三不足”质疑
-
作者:暂无 来源:编辑参考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三不足”质疑
-
翰墨旧事(三)
-
作者:斯舜威 来源:书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学堂 《仪礼》 著名学者 胡小石 李瑞清
-
描述:一九0六年九月,胡小石考取两江师范学堂预科,翌年二月插班入农学博物分类科,一次,学堂监督李瑞清亲自出题测试,题目撷自《仪礼》,胡小石父亲胡季石出于清末著名学者刘熙裁门下
-
三白饭与三毛饭
-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资治通鉴》 王安石 苏东坡 司马光 草稿 主人 著述
-
描述:记得。隔日两人再见。王安石问,近来有何著述?贡父回答.在写兵论。乃将王安石草稿复述一遍。王安石大窘,默默地将自己的草稿撕掉。他断没有想到,刘说的就是自己写的。
-
清道人年谱(三)
-
作者:曾迎三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清道人年谱(三)
-
王安石三难苏东坡
-
作者:雅敏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难苏东坡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