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7)
报纸(7)
图书(5)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23)
历史名人 (49)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3(13)
2011(8)
2010(19)
2008(7)
2007(9)
2006(8)
2003(5)
1998(4)
1978(1)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5)
大众文艺(2)
北方文学:下半月(1)
学术问题研究(1)
社科纵横(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1)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
河南农业(1)
文学遗产(1)
曲艺(1)
名家也有失误时——读英译《红楼梦》偶拾
作者:朱曼华  来源:留学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英译本  诗词曲  外文出版社  抒情诗  阅读材料  生活情景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一版第157页)。但1994年国家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 A Dream of Red Mansions(by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却把“蟆更”译为“thefrogs croaking”(“蛙声”/“青蛙呱呱叫”),完全曲解了该诗原文的词义。至今仍未见过出版社或译者公开更正。我选英译《红楼梦》的片段作为阅读材料的初衷是基于
女子是水做的诗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传奇精华的汇集——《六十种曲》
作者:俞为民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剧本  种曲  毛晋  牡丹亭  汲古阁  刊刻  编选  杂剧  西厢记  剧目 
描述:《六十种曲》是明毛晋编选刊刻的一部传奇选集,共收北曲杂剧1种,传奇58种,改本1种。是保存传奇剧本最多、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传奇选集。毛晋(1599一1659),字子晋,初名凤苞,字子九,号潜在,晚年更名晋,别号汲古主人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戏曲文学的制约
作者:肖善因 王红肖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西厢记  事件  牡丹亭  尤金·奥尼尔  情节  创作主体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汤显祖 
描述: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从文化的角度,探寻其形成渊源。
戏剧与袁、金评本《水浒传》
作者:胡正强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金圣叹  戏剧  牡丹亭  历史小说  西厢记  长篇小说  杂剧  汤显祖  演变史 
描述:的眼光以及戏剧给他的知识来完成作品的新生。其间因书贾谋利粗制滥造的本子固然很多,但在小说演变史上,除了研究者珍贵它们外,一般读者早已置之脑后,故这里仅就影响最著的袁无涯本和金圣叹本作一些探索。
论《西厢会真传》为闵刻闵评本——与罗杭烈、张人和两位先生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王骥德  社会科学  批评  著录  评点本  关汉卿  老夫人  关键问题 
描述:说,即使是“杂烩”,系何人所烩,亦即何人下厨司庖,也不能不谈。
《西厢会真传》“汤显祖沈璟评”辨伪
作者:张人和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王骥德  徐士范本  董西厢  辨伪  万历  校注  版本  小说创作 
描述:西厢记》就出了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许多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都参加了《西厢记》的校勘、注释和批评,对《西厢记》的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厢会真传》为闵评说质疑——与蒋星煜先生商榷
作者:张人和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社会科学  批评  不同版本  曲文  王骥德  评注  作者  证据 
描述:西厢会真传》的题评作了对比。实际
“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牡丹亭题词》欣赏
作者:黄蝶红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封建淑女  中国戏剧史  柳梦梅  个性解放  爱情故事  悲喜剧  西厢记 
描述:的感诱下,在大自然美丽春光的
读者·作者·编者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奋鹏  治统  西厢记  戏剧艺术  弁言  县图书馆  读者  传略  州府 
描述:料”。然而,《弁言》不是汤显祖写的。它只是一篇假冒汤显祖之名的伪作。《弁言》署为“天启癸亥”(1623年)作,可是汤显祖早在万历丙辰(1616年)年便去世了。另提供有关资料两条:①临川县图书馆藏有雍正元年(1723)槐柳斋梓行的《古今治统》(六本二十卷)一部;②《抚州府志》和《临川县志》所载徐奋鹏传略,除了“汤显祖为之称誉”、“汤显祖为之延誉”二句外,便没有其他有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