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理的比较研究
-
作者:林柳生 郭联发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情与理 情与理 比较 比较 异同点 异同点
-
描述:理”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理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理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
-
《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曹頫
-
作者:袁养和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原作者 《红楼梦》 曹雪芹 红楼梦研究 树倒猢狲散 《石头记》 作者自云 脂砚斋 秦可卿 搜集有关资料
-
描述:《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曹頫
-
《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曹頫
-
作者:袁养和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原作者 曹雪芹 《红楼梦》研究 文学作品 脂砚斋 《石头记》 秦可卿 红学家 文史资料
-
描述:者是曹雪芹的论断破绽很多,站不住脚。于是,他阅读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书刊,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潜心钻研,探本求源,
-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
作者:于景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歌体式 胡应麟 《诗薮》 五言绝句 正册判词 六言诗 诗体 金陵十二钗 艺术才力
-
描述:《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于景祥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代小说便展示出“文备众体”的特征,即在以散行文字叙述事情、塑造形象的同时,又加进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样式,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
-
有趣的中国诗词
-
作者:仁盛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诗词 回环往复 回文诗 回文联 金山寺 苏东坡 字组 措词
-
描述:“回文”,又名“回环”。如果用于诗词联语中,便称为回文诗、回文联。苏东坡创作了一首回文诗——《题金山寺》:
-
黄鹤楼诗词文联选集
-
作者:张诚杰 来源: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作品 中国 选集
-
描述:黄鹤楼诗词文联选集
-
黄鹤楼诗词联文选
-
作者:刘正国编选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作品集 中国 词 文学 作品集 中国 对联 作品集 中国
-
描述:黄鹤楼诗词联文选
-
晏殊诗词比较研究
-
作者:连超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 词 比较研究
-
描述:时空结构上,诗词皆有线性结构的作品,一些词还采用了环状结构;诗侧重于空间上的转换,词则倾向于时间上的对比。情景结构上,诗词皆有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之作,词中抒情的成分更多。抒情方式上,诗词都侧重于
-
王安石诗词用韵研究
-
作者:罗德真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韵研究 全浊上声字 语音系统 实际语音 韵部 通押 诗词用韵 广韵 韵段 江西词人
-
描述:家叶梦得所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王安石的文集在海内外存有多种版
-
简评《诗词论析·续集》
-
作者:润荃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中国古典诗词 发展趋势 中国诗歌 杜甫 续集 魏晋南北朝 王安石 赤壁怀古 咏怀古迹
-
描述:要是“论”,“论”中有“析”,共占七篇,或则就中国诗歌总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问题,或则就历史上著名作家屈原、鲍照、杜甫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思想或作品。另一类主要是“析”,“析”中有“论”,侧重对某些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奉先咏怀》、《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王安石的《读史》七律,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等,进行剖析,字句推求较多。可见,有论有析,论析结合,是该书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