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诗薮》对古诗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的确立
-
作者:孙琴安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诗体 创作原则 审美标准
-
描述: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
-
的是方家之论:读毛礼镁新著《江西广昌孟戏研究》与《江西傩及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戏 海盐腔 江西 弋阳腔 广昌 戏曲声腔 民俗文化 戏曲研究 学术成果 戏曲史
-
描述:北京有一对老夫妇刘乃崇和蒋健兰,他们五十余年的戏曲评论正以《老俩口说戏》为书名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南昌也有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流沙和毛礼镁,他们以江西戏曲为根基,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半个多世纪,创获丰富,学术巨著也正在联翩问世。近来读到毛礼镁新著两种,一本是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的
-
为伟大时代传神写照――读郑恩波著《刘绍棠全传》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恩波同志新著的《刘绍棠全传》,是一部人物传记,一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为优秀作家立传、为伟大时代传神的佳作。
刘绍棠,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是一位传奇式的风云人物,才华横溢、佳作迭出。在新中国诞生并开启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里,刘绍棠小小年纪就以“神童作家”的夺目光芒在文坛冉冉升起,表现出丰沛的创
-
书评:遗落的明珠-读徐芳女士的《中国新诗史》与《徐芳诗文集》
-
作者:方美芬 来源:全国新书资讯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书评:遗落的明珠-读徐芳女士的《中国新诗史》与《徐芳诗文集》
-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
-
作者:徐兴无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刘歆 《公羊》 杜预 扬州学派
-
描述:其《疏证》的凡例拓展为三大研究领域,建构起刘氏《左传》学的经学体系。
-
郑玄《周礼注》“读如”类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分析
-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沟通字际关系 读如 读若 谓若
-
描述:《周礼注》中62条“读如”类术语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再是拟音兼释义、拟音及释义。在作为沟通字际关系术语的“读如”中又以沟通通假字和本字的居多。而“读若”和“谓若”的功能分别为沟通字际
-
情致深婉 境界阔远:赏读晏殊《蝶恋花》
-
作者:彭迎春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词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
描述: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当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他的传世之作《珠玉词》中有一部分抒写离愁别恨的作品,《蝶恋花》是其代表作之一。[第一段]
-
景、情、戏、思、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读
-
作者:张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皂罗袍》 高中 语文 阅读鉴赏 汤显祖 戏剧
-
描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展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编者按]
-
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科技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尊心过强不能将心比心过度敏感害怕受伤害―――
偏执类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并十分敏感,固执己见,自命不凡。此外,人格偏执的人,还十分缺乏同理心,易将错误推诿他人或种种客观原因。凡此种种,都会使当事人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种种的偏向、偏见、偏信、偏好、偏激行为,并给其人际沟通及合作共事带来
-
旧事杂拌 王安石与爬灰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红楼梦》里焦大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通行本在这儿加了一个注:爬灰,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但没说为什么爬灰表示这样一种意思。爬灰也写作扒灰,清人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解释这两个词,关于“扒灰”是这样说的: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炉中锡箔纸钱的灰,从中淘出锡来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