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重合的意义:试论《牡丹亭》对晚明戏曲小青题材的影响
作者:王永恩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小青  小青  《春波影》  《春波影》  《疗妒羹》  《疗妒羹》  《风流院》  《风流院》 
描述:《风流院》都改变了小青传说的结局,而极力模仿《牡丹亭》的故事结构,努力使小青故事变得圆满,以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试论崔莺莺、杜丽娘、杨玉环之爱情意义
作者:张玉娟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爱情价值  女性  自我意识 
描述: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重合的意义——试论《牡丹亭》对晚明戏曲作品中小青题材的影响
作者:王永恩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小青  小青  《春波影》  《春波影》  《疗妒羹》  《疗妒羹》  《风流院》  《风流院》 
描述:、《疗妒羹》和《风流院》为例,可以看出,《牡丹亭》对小青题材的影响不单表现在对小青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在对情节的构置上,乃至人物的安排上.
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
作者:李舜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
共入临川梦中梦——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
作者:姜伯勤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陈寅恪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们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将昆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意义的认识。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艺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采茶戏  民间音乐  雅俗 
描述:见。
竹树晚凉,星河夜横:刘壎诗文试论
作者:闫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遗民  苍劲 
描述:刘壎是宋元之际的一位较为重要的作家.作为遗民,刘壎有无尽的悲痛,但他却能超越昔日视野的狭窄,追求作品的"苍劲"、"风骨".随时间的流逝,他的性情与文风也渐趋平稳.这种风格、情调的复杂使刘壎成为研究遗民诗风、诗论的典范.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作者:吴漫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文献学成就  文献学成就 
描述:南宋学者王应麟兼采众家,广征博引,遍考四部,在文献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困学纪闻》作为体现其文献学成就的代表之作,在文献注释、校勘、考证、辩伪等方面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博得了时人的赞誉,而且赢得了后人的尊崇。
试论数字遗产的保护: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
作者:冯占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19亿,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
有情则生,无情则死:从《牡丹亭》的改编试论“情至观”对唐涤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  情至  爱情  人性  明代  泰州学派 
描述:唐涤生改编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粤剧《牡丹亭惊梦》,是他一生创作的里程碑;因为自《牡丹亭惊梦》之后,他大部分的剧作都是以改编古典戏曲为主。而先前他为芳艳芬的新艳阳剧团编撰的《六月雪》(改编自明代叶宪祖、袁于令的《金锁记》),和为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