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18)
报纸(166)
图书(122)
学位论文(90)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53)
地方文献 (59)
地方风物 (21)
宗教集要 (7)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
2013(92)
2011(143)
2010(114)
2006(89)
1999(44)
1995(50)
1990(36)
1960(11)
1916(1)
按来源分组
图书馆杂志(4)
知识窗(3)
当代职校生(2)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中国学报(1)
新疆乌仑-斋桑泊构造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作者:刘伟 赵志忠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花岗岩类  结晶分异  引张性构造环境  乌仑  斋桑泊 
描述:石类型的稀土配分进行了定量模拟;根据不同岩石类型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它们的成因。最后,对碱性花岗岩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解释。
究戏曲之理,通古今之变:安葵《赏今鉴集》读后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综合论  戏曲创作  古今  创作理论  创作心态  戏剧家 
描述:长期以来,古代戏曲研究与当代戏曲实践虽然各有各精彩,却一直缺乏有力的衔接与沟通。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曲学的开创毕竟为时不久,理论和经验的积累酝酿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段时间曲坛又如此风云激荡。另一个原因,借用戏曲批评术语来说,便是案头与场上的矛盾。不仅仅是创作和表演,还
铸今 张铭荣昆剧表演艺术传承专场
作者:祖忠人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昆剧  下山  连环  苏州  探子 
描述:铸今 张铭荣昆剧表演艺术传承专场
歌词中的“词”的运用技巧:从陈道斌的歌词《茶》说起
作者:玉镯儿  来源:词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兵马俑  通俗歌曲  运用技巧  采茶歌  古寺  作者  灵犀  伊犁  空间 
描述:茶,自古就是我国待客的必备之物,有朋自远方来,一杯香茗,秉烛夜话,何等快事。民歌俚曲常有采茶歌,而通俗歌曲里唱到茶,我还是第一次听,而况又写得这样字字珠玑,我不禁击节赞叹,大为倾倒。
选文与论文:从《涵芬楼今文钞》到《涵芬楼文谈》
作者:慈波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涵芬楼今文钞》  《涵芬楼文谈》  文章学  吴曾祺 
描述:其对文体规范的阐发也得益于文钞中大量的文章实例。通过这一方式,吴曾祺完成了由文选到文论的转化。从理论构架而言,文谈取法《文心雕龙》处为多,其章节设置亦与之相类;而具体观点方面,多得益于桐城传统,体现了以古文为论述中心的文章学见解。
从周亮工《赖堂集》自改原作现象探析其仕清心态
作者:黄治国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亮工《赖堂集》中存在着不少自改原作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进而统观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周亮工入清后虽不无依恋故国之情,但又积极地向新朝靠拢,呈现出渴望融入且极为谨慎的心态。在由明入清的贰臣群体中
经典释文卷第八周礼音义中 周礼音义中考证 、第九周礼音义下
作者:暂无 来源:粤秀山文澜阁藏版 年份:187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经典释文卷第八周礼音义中 周礼音义中考证 、第九周礼音义下
无锡剧场上演《牡丹亭》,网友微博感受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经典昆曲折子戏《牡丹亭》在无锡万和公益剧场上演。以书换票的形式亲切又温馨。剧场不大,座无虚席。看过剧的网友@遇见你937意犹未尽,微博图文叙说观剧感受,“那一阙古老情话,印证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我们原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未曾留意未曾深思,汗颜无比,你的浅吟低唱让我一瞬间梦
惊梦四百年——白先勇和他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钱锋 2007年5月11日,北京展览馆剧场内座无虚席,2700多名观众一起沉醉在四百年前的一个青春爱情传奇之中,久久不肯散去。这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第一百场纪念演出的盛况。而这一百场竟场场如此!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底开始在台北首演以来,曾在两岸三地、大江南北,尤其在中国
3天演出,6场讲座,满城尽牡丹亭》清音婉转余音绕梁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灯光摇曳昆腔婉转,连演三晚的《牡丹亭》惊艳杭州舞台,创下了戏曲类演出的“票房神话”——这3天来,杭州大剧院每天晚上都是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剧场里,一眼望去,都是年轻面孔。台上柳梦梅和杜丽娘三生三世的爱情触动了人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柳梦梅的一派风流神清秀骨,杜丽娘的绰约多姿千娇百媚,把台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