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体自妙 暮年益风流——从一首诗看王安石晚年创作风格
-
作者:杨海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风格 王荆公体 晚年 小诗 主人 作者 花木 自然山水 风流
-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湖阴先生是作者住在金陵紫金山(钟山)下时的邻居。该诗共二首,我们不妨选其第一首来看王安石先生晚年创作风格。这首题壁之作,描写山中人家的初夏景色,清新别致
-
古诗鉴赏也能创新——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
作者:陈建法 来源: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鉴赏性 鲁迅 文革 读出 出版社 陕西 作品 文字 王安石
-
描述:真让我们读出一种兴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选本是最需要有眼光的。这也就是说选本所以不容易,是要有高尚的
-
本图适兴 不虑亏成——王安石棋诗赏析
-
作者:刘斌 来源:棋艺(围棋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人 民族性格 思维方式 围棋史 精神胜利法 本质上的区别 重要的地位 说明事实 苏轼
-
描述:这是一首格调清新、兴味盎然的七绝小诗,诗虽短,却在中国围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维方式,进而透视通过围棋流露出的民族性格。
-
从“少学孔孟”到“晚师瞿聃”——评王安石晚年禅诗
-
作者:毛建军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
描述: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诗 ,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 ,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谓“自成一体”。
-
一弯冷月葬诗魂——明末福建女诗人景翩翩小考
-
作者:冯敏飞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诗人 福建 小考 明末 诗魂
-
描述:福建建宁出过一个女诗人景翩翩。可是,旧版和新版的《建宁县志》等史料都说景翩翩的字为“三妹”,我看了忍不住又要生气。因为它们把“三昧”误为“三妹”,就像有人把“上清溪”写成“上青溪”一样。
-
要为潜人才升浮鼓吹:读《赠项斯》诗有感
-
作者:韦石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人才 中国历史 白居易 赋诗言志 升浮 王安石 爱才 社会底层 社会承认 类社会
-
描述:往困顿不得志,以致最后泯没人间。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杂咏》诗云,桃李石城坞,饷田三月时。紫荆常
-
《幽怪诗谭小引》解读:纪念《金瓶梅》问世信息传递410周年
-
作者:王汝梅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小引 汤显祖赏《金瓶梅词话》 《幽》 与《湖海奇闻集》 莫是龙
-
描述:一事实在1596至1600年间。《幽》编著者碧山卧樵,可能是莫是龙(待考)。
-
“自然书写”的“诗人之诗”——泰州学派重要代表罗汝芳诗歌研究
-
作者:沈玲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诗歌 诗人之诗 “自然书写” 自然地书写
-
描述:地作诗,诗歌风格圆浑自然。
-
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
-
作者:高琦 邓俊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七绝诗 七绝诗 陶公闲情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唐人风致
-
描述: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
-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