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王安石古庙损毁严重
-
作者:纪驭亚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宁波东钱湖畔,一座为了纪念曾在鄞县(现鄞州区)任县令的王安石而建的灵佑庙,如今,该庙坍塌非常严重,当地民众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尽快修缮。
百年古庙破败不堪
据民国《东钱湖志》记载:“灵佑庙,绿野
-
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
-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
作者:王益云 来源:江苏统计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风雷激 太阳 水击 王益 辞赋 红旗 史诗 秦汉 唐宋
-
描述: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王益云万古景仰擎红旗又当纪念伟人时,一水击三千”惹梦思。①许国铁肩担道义,拯民妙手著史诗。秦汉唐宋俱往矣,马思列斯度继之。开天劈地君第一,万古景仰擎红旗。太阳不落久弥尊哲人
-
纪念汤显祖学习汤显祖
-
作者:俞振飞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汤显祖学习汤显祖
-
纪念《历史研究》创刊四十周年
-
作者:刘大年 罗尔纲 张磊 彭明 隗瀛涛 何兹全 张芝联 陈锡祺 陈诗启 胡厚宣 金冲及 夏东元 庞卓恒 罗荣渠 宋德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学 孙中山研究 人民公社 刘大年 史学界 史学工作者 海关史 历史科学 为现实服务
-
描述: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历史的编辑方针,执行“百家争鸣”政策,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依靠作者、读者、编者的通力合作,办好刊物,为推动我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
纪念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
-
作者:宋友贤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纪念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
-
李安平 利以义制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晋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商精神 晋商精神 利以义制 利以义制 李安 李安 山西 山西 加油站 加油站 集团 集团 全国市场 全国市场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流通领域 流通领域 汇通 汇通
-
描述:创立振东集团的李安平可谓新晋商榜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海到今天经营拥有五大产业的集团,在晋商精神的鼓舞下,李安平实现了从山西到全国的跨越,可谓"新晋商战略"的成功,也让人们认识到新时代晋商的大有作为。
-
《义府续貂》补
-
作者:蒋礼鸿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嘉兴 广韵 方言 旧五代史 敦煌石室 平声 蜀语 牡丹亭 晋书
-
描述:人染重病,候损日赴阙。’”敦煌石室写本《佛
-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
作者:胡金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道 道 人性论 人性论 《三经新义》 《三经新义》 《字说》 《字说》
-
描述:本身就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这是王安石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本质特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王安石提出了“法其意”和“道之全”的思想。“法其意”就是要效法其精神实质,所以形式上可以而且必然与先王不同,王安石以此强调了“变”的思想。“道之全”与理学家以五常为道本体的体系有很大不同,王安石以“道之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公开吸收佛道诸子百家的思想,王安石从“惟理之求”和“合吾心者”的标准出发,挣脱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而王安石所确立起的道不仅仅包括了一些道德伦理的内容,而且还有功利主义的因素。王安石的道本体作为最高的范畴表现在万物之中的人身上,就是人性。与王安石的道本体相对应,王安石人性论的内涵中既有德性的一面,又有智性的一面。...
-
王安石《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廖育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宋代经学
-
描述:010年,海峽兩岸相關王安石研究的單篇論文有三千多篇,博、碩士論文有六十多篇。而真正以王安石經學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博、碩士論文海峽兩岸計有六本,而且都聚集在近十年(2005年以來)。 王安石經學著作在明初已全部亡佚,目前可見的只有清代所輯的《周官新義》一部輯佚書。王安石參與的宋代熙寧變法所著的《三經新義》,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官新義》,內容鋪陳改革宋代吏治與經濟的藍圖,受到撻伐最深,王安石將他當作政治實踐的計畫書,最具有宋代精神,卻是偏離上古三代精神較遠。至於《尚書新義》則是規範帝王修身和治國的政治之書。 而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則不同,內容平易近人,其闡發儒家精神與禮儀規範,對於人倫與禮儀、人性與人為制度的推敲拿捏,在遵守禮樂之外,還有更多人文精神的體會。而王安石和《詩》的淵源其實頗深,從案頭書到科舉必讀經典,都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詩》的重視。透過研究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可以看到王安石學術思想理念的初衷─儒家經典理念和人倫禮儀思想;除了他對原始儒家、三代聖王賢人精神的繼承,還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人生倫理的規劃,這正是本文以王安石《詩經新義》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