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诗《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析评
-
作者:吴锦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诗歌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陶渊明 盐河 人民性 评价 专制统治 司马相如 朝廷
-
描述:里分析诗人
-
春风送我去 明月照我还——也谈王安石诗《泊船瓜洲》
-
作者:陈应祥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思想基础 不同角度 泊船 州县官吏 陕西教育 宋神宗 变法 社会现实 宋真宗
-
描述: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吏,20岁以前,王安石随父在南北各地游历,广泛地接触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睹了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王安石:《感事》)的苦难生活,认识到官贪吏虐、豪强横行是民不聊生的根源。这些经历和认识对他以后改革政治、实现变法打下了思想基础。
-
天籁自鸣,早熟诗才:白居易、汤显祖、李渔、吴敬梓少年诗试析
-
作者:关秀娟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汤显祖 李渔 吴敬梓 少年诗 赏析
-
描述:本文通过对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汤显祖《射鸟者呈游明府》、李渔《刻桐》、吴敬梓《观海》等四首自唐迄清四位著名文学家少年时代诗作的分析,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少年诗歌的精华及诗人早熟的诗才。
-
设辞明理,敷述昭情:曾巩诗、文集序阅读札记
-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文集 阅读札记 曾致尧 序文 祖父 元献 王子 李白诗 尽言
-
描述:时,表达了丰富的感情,精诚由中,具有感人力量。
-
《游东林次邵二泉韵》诗作者质疑
-
作者:陈岌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庐山 东林寺 近光 吴宗慈 阳明山 阳山 明代哲学 白首 佛堂
-
描述:《游东林次邵二泉韵》一诗,刻石现藏于庐山东林寺,嵌于念佛堂北墙。碑高丈余,为现今庐山山麓珍贵刻石之一。据碑刻后记以及吴宗慈著《庐山志·明诗存目录》、毛德琦著《庐山志》记载,均认为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
在古典诗美的风景中寻幽探胜:读王英志的《古黄美学传统与诗论》
-
作者:古耜 来源:社科信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古典诗美的风景中寻幽探胜:读王英志的《古黄美学传统与诗论》
-
妙悟禅理,一片化机:王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禅意浅析
-
作者:叶华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 鸟鸣涧 辛夷坞 禅宗思想 妙悟 胡应麟 禅理 禅意 桂花 禅师
-
描述:为寺表》中,他说其母崔氏曾“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可见他年轻时即从母亲那里受到佛教的濡染。对于佛教各宗学说,王维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不过对禅宗思想则更为倾心。禅宗分南北二宗,其母所师事的大照禅师就是北禅宗祖师神秀的高足普寂,他本人也时常和北宗僧人过往交游,这在他的《谒璿上人并序》、《过
-
豆萁原型与中国文人的人伦之怨:古今三首豆萁诗比较赏析
-
作者:李怡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人 曹植 世说新语 郭沫若 诗歌研究 艺术原型 鲁迅 家文化 同根 王安石
-
描述:开的解读赏析,则并不需要过多地介入这类纠缠不清的考证,本文从来就不
-
灵性的聚合和性灵的歌唱──评介王英志著《袁枚暨性灵派诗传》
-
作者:陈玉兰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性 性灵 王英志 评介 诗传
-
描述:王英志所著的《袁枚暨性灵派诗传》全面探讨了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的文化倾向与审美特征,也介绍了性灵派有代表性的诗人,并对其诗作进行了选注。
-
从入世到退隐 寓悲壮于闲淡──论王安石退隐前后的心境与诗境
-
作者:文师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入世 有我之境 退隐 无我之境
-
描述:存魏网”的矛盾心境,使他退隐后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的特点,堪称“无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