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巨人,政治矮子:话说沈括其人
-
作者:王伟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王安石变法 苏轼 乌台诗案 政治见解 宋神宗 梦溪园 梦溪笔谈 中国科学史 文学创作
-
描述: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沈括也许在政治见解上不够坚定,但作为一位科学巨匠,他名垂青史则当之无愧。科学与文学,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你搞你的科学研究,我搞我的文学创作,本来应该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
《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
-
作者:金雅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赤壁 苏轼 游记文学 山川风物 议论文 叙议结合 描写 文章
-
描述: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可视为富有理趣的游记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描写重点不在山川风物上,而是借题发挥,因事说理;又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叙来阐发
-
唐宋八大家跨越时空新闻发布会
-
作者:吴太平 来源:新课程(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新闻发布会 欧阳修 王安石 记者 主持人 苏轼 跨越 时空 柳宗元
-
描述:道具:耳麦17个。酒葫芦:2只(苏轼、欧阳修各执一只)。笔记本:8本。笔:8支。服饰:胡须等装饰8套,分别写有8大家姓名的贵宾胸花标志。人物:唐宋八大家共8人,中外记者8人,其中四名女性,主持人一名
-
绕头诗
-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豪 宋代 形式 苏东坡 长桥 蝴蝶 白鹭 秦观
-
描述: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
-
论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越与世俗性
-
作者:蒙丹阳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文化意识 性格 人生境界 人格形象 后世文人 诗词 王安石 普通人
-
描述:完美的东西使他的人格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可爱,让千百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他留下的众多诗文、笔记、札记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温度。
-
且看《蝶恋花》
-
作者:白露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欧阳修 苏轼 伤春 具体内容 女子 宋词 唐圭璋 庭院 晏殊
-
描述:浅翻罢唐圭璋编的《全宋词》,《蝶恋花》词牌不时跳入眼帘。欧阳修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苏轼忆:"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李清照叹:"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
-
青梅煮酒考释
-
作者:胥洪泉 来源:金色年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梅 酒 考释 《三国演义》 《诉衷情》 章回小说 晏殊 苏轼
-
描述:“青梅煮酒”这一词语,始见于北宋,晏殊《诉衷情》词云:“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苏轼《赠岭上梅》诗云:“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后来,明代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又两次说到“青梅煮酒
-
趣话写作中的观察
-
作者:王磊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水平 观察力 苏轼 王安石 苏格拉底 竹子 郑板桥 高适 苹果 学生
-
描述:锐、精深
-
中秋赏月到四更
-
作者:月华 来源:民间文学(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苏辙 丈夫 北迁 杭州 赏月 中秋 月初 王安石
-
描述:话说宋神宗熙宁七年的十月初,深秋的晨风吹凉了饯别的醇酒。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的苏轼,站在莲叶凋残的西子湖边,早已不见了"荷花夜开风露香"的景色。苏轼上路了,他是自己上书神宗请求调离杭州的。前不久他得知
-
东坡赤壁联欣赏
-
作者:杨质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赤壁 欣赏 《赤壁赋》 文学家 政治家 王安石 苏轼 黄州
-
描述: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在这里,他曾多次“泛舟游于赤壁”,写下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生动地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后来,引来不少游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