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97)
期刊文章(450)
会议论文(66)
学位论文(23)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35)
历史名人 (194)
地方文献 (12)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05)
2011(129)
2010(86)
2006(28)
2004(21)
2003(12)
1998(8)
1996(11)
1986(5)
198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9)
农村百事通(2)
文史月刊(1)
现代妇女(1)
图书与情报(1)
现代金报(1)
中国计算机报(1)
健康之友(1)
IT经理世界(1)
京江晚报(1)
山矿田牛头山铀矿床铀-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吴志坚 胡志华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头山铀矿床    多金属矿化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描述:综合了牛头山地区五十几年来铀矿地质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牛头山铀-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特别对牛头山深部找矿发现的多金属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总结了该矿床铀-多金属矿化的主要控矿因素,指出了牛头山矿床深部和外围铀-多金属成矿的找矿方向.
山铀多金属矿田赋矿围岩及成矿硫源特征
作者:杨庆坤 孟祥金 姜勇彪 周万蓬  来源:金属矿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铅锌矿  铀矿   
描述: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并具有高度分异特征;不同岩性的岩石具有同源性,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变质杂砂岩的部分重熔;据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区域对比研究推测,在构造演化阶段和形成构造环境上,赋铀矿围岩与赋铅锌矿围岩应该形成于大陆挤压-拉张的过渡环境,地幔提供了部分热源,但主要热源来自地壳的拉张减压增温过程;铅锌矿床的硫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围岩的岩浆热液并受到变质岩系的混染,铀矿床的硫源倾向幔源。
山铀矿田流纹英安斑岩的厘定及与铀矿化的关系
作者:吴仁贵 余达淦 张树明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矿田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同位素年龄 
描述:本文从地质产状、岩石学和同位素年龄等特征出发,对山铀矿田的两套英安岩进行了厘定,指出流纹英安岩为溢出岩石,而流纹英安斑岩为浅成侵入岩石,两者系不同时期形成的产物.在时间序列上,流纹英安斑岩
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含铀凝灰岩的矿化特征
作者:薛振华 蒋振频 董永杰 喻建发 胡荣泉 张柳贵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灰岩  绿泥石  铀矿化 
描述: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50 m中段发现含铀凝灰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凝灰岩铀矿石中铀含量达7.13%;该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笔者认为,在山铀矿田中,花岗斑岩与凝灰岩接触部位应有富铀矿体存在.
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中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的发现
作者:蒋振频 董永杰 喻建发 胡荣泉 吴水林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岩  基性脉岩  热变质作用  叠加变质  山铀矿田 
描述:们依第1期变质矿物的晶格发生连生,也使第1期变质矿物发生了重结晶和自净作用,并趋于自形.这一角岩化基性脉岩的发现,揭示在古生代山铀矿田变质基底仍然遭受着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者伴随的较为
山铀矿田重磁场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分析
作者:曹寿孙 龚晓春 吉高萍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铀矿田  重磁场  基底构造  找矿选区 
描述:依据山铀矿田重、磁场资料,分析了该矿田基底构造、火山机构的某些特征,以及有关成矿条件,并对找铀矿选区及其背景条件进行了论述.
山及邻区碎斑流纹岩的特征和成因
作者:王传文 侯文尧 万国良 方锡珩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在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地区相当广泛地发育着一种富晶屑或碎斑的酸性火山岩。它们堆积巨厚、分布面积广、生成时间大致相当。其中已陆续发现了铀、金及其它金属矿产。本文对山及邻区碎斑流纹岩的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
山破火山口内中低温热液铀矿床的铀钍类质同像研究
作者:陈肇博 季树藩 谢佑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液铀矿床  含钍沥青铀矿  类质同像置换 
描述:件下形成广泛的类质同像置换,而且在某种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中低温热液条件下也可以出现铀、钍类质同像置换,形成特定的铀钍矿物系列。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发展铀钍地球化学理论和认识某些矿床成因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山铀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浅析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冯必达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  地质组合模式 
描述:地面伽玛偏高场、航空伽玛能谱铀高值晕对应,这是断裂构造、岩石接触界面控制矿床产出的标志。根据区域标志提出了矿田“五位一体”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地质组合模式,深入讨论这一模式和应用这些标志对于建立矿田成矿模型、找矿模式、指导区域找矿、寻找隐伏矿床和富矿部位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种有利于铀成矿的构造变形基底──山盆地基底变质岩构造变
作者:魏祥荣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  构造变形  铀成矿 
描述: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分析方法,阐述了山矿田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这种变形基底为铀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