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澳娛指滿威利登廣告不適當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澳娛指,滿威利基金會的聲明指澳門終審法院已對重造澳娛股東名冊一案作出最終判決,裁定澳娛敗訴;但事實是何婉琪作為澳娛股東及訴訟之一方,對訴訟程序提出反對,並向法院提出反訴,要求法院在重造澳娛股東名冊之訴訟程序中,一併審理其聲稱於1983年將澳娛股份轉讓予滿威利公司(MVI)之證據。澳門終審法院接納其上
伊利營養舒化奶投放市場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據悉,「伊利營養舒化奶」的功效和產品生產技術都已經通過權威機構的鑒定。伊利集團與哈爾濱醫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少兒衛生教研室和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鈣工程專業委員會數十位專家教授協作,對近2000名測試者進行了跟蹤調查記錄,結果顯示:「伊利營養舒化奶」對乳糖吸收不良的改善有效率為96.6%,對乳糖不耐
歷史與空間:與王安石較量的法官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事件。不過很少人注意到,在改革進行期間,王安石也曾企圖利用一些司法案件來達到政治目的,而他的計劃卻被一個默默無聞的法官所抵制。 無懼權貴據理力爭 王安石很喜歡標新立異,開始醞釀改革時,他正以「知制誥」官銜負責糾察京城的司法工作。這一年開封城裡發生了這麼個案件:市場上有
亦有可聞:王安石與蒲宗孟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與蒲宗孟,二人都是北宋中葉的人,而且生卒年月相差無幾,王安石(1021-1086年),蒲宗孟(1022-1088年)。之所以將他們二人相提並論,是因為兩個人在個人衛生習慣方面迥然相異。 據南宋人葉夢得的《石林燕語》記載:「王荊公性不善緣飾,經歲不洗沐,衣服雖弊,亦不浣濯。」葉氏說王安石不修邊
[2005-11-21] 引王安石詩 喻中美關係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溫家寶會見布什時引用的詩句,來自北宋詩人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七言絕句,全詩為「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意指作者登塔遠望,意識到只要站得高,看得遠,任何艱難困苦也不能阻擋前進的步伐。
歷史與空間:王安石拜相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044年,是北宋仁宗慶歷四年。這一年,范仲淹在岳陽樓上寫下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而蘇東坡才七歲,剛剛開蒙不久,還在四川眉州的蘇家老宅學著讀書認字。東京汴梁的朝廷中呢,已經作了二十二年皇帝的仁宗皇帝趙禎心頭放下了一件大事。 十多年前,西夏的元昊放棄了中原皇帝「賜」給他的漢族皇家姓氏李姓和趙姓
[2005-05-27] 妙筆可言:茅盾詩讚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茅盾先生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主將之一。一九二○年曾接編《小說月報》。一九二一年與鄭振鐸、葉聖陶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並從事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後轉入地下,開始文學創作生涯。一九二八年前後創作《蝕》三部曲,揭示大革命時期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一九三○年到上海,
自幼受薰陶成最年輕影后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與周迅如同照鏡的小璐,畢竟還有不同之處。 李小璐注定是吃娛樂圈這行飯的,她的父親李丹寧、母親張偉欣均是著名演員,小璐是地道的北京女孩,童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中度過。17歲那年,憑著陳沖導演的《天浴》一舉成名,成為金馬影后,未幾李小璐便繼續她的學生生涯。「其實成為金馬影后,我很少
人文世相:王安石的私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岑燮鈞 一個大文人,一旦當了領導,便免不了被人詬病。王安石當的是總理級的大官,又推行了改革,不被文人扎堆的宋朝罵死也難啊——畢竟他是改革事業的總設計師。說到底,改革革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命,那誰不痛呢?於是,大家都跳將起來了,以至在《宋史》裡,王安石彷彿是興風作浪的小人。 就是現在,又何嘗不
古典瞬間:謗滿天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在文化人中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譽度,一是因為他詩文出眾,二是由於他變法改革的壯舉。可是王安石在民間的名聲就完全不同,用謗滿天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馮夢龍的《三言》是典型的市井小說集,其中反映出許多史書沒有記載的平民情緒。在《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一文中,王安石被醜化成為了十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