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驯之以自然”的儒学内涵:读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
作者:赖华先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县 学记 曾巩 儒学 教育思想 家乡 作者 记叙
-
描述:《宜黄县县学记》是曾巩于皇祐元年(1049)应家乡抚州宜黄县官员之请,为宜黄县县学建成所作的记文。在这篇千字文中,作者以纡徐简奥的笔墨阐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同时又以简练的史笔记叙了家乡宜黄县县学的建立始末,表达了作者崇学重教的思想。
-
宋代江西文化的特色
-
作者:傅修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文化 江西 宋代 代表人物 两宋时期 陶渊明 晏几道 欧阳修
-
描述:无咎、欧阳寂无等。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
-
《鹤林玉露》中有关江西文人的记述
-
作者:王德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文人 《四库全书总目》 南宋后期 罗大经 文学家 杨万里 陆九渊
-
描述:;所载江西文人事迹,多为士大夫,且以文士和理学家为主。
-
柳永因何被晏殊黜退:从柳永《定风波》看两种“趣味”的对立
-
作者:杨海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殊 审美趣味 柳词 宋人笔记 士大夫文人 故事 宰相 作词 李清照
-
描述:宋人笔记中曾记有柳永被晏殊黜退的一段故事。据张舜民《画墁录》载:柳永因写词忤逆了仁宗皇帝,吏部不肯授官,于是去拜谒当时的宰相晏殊,求他帮忙。晏殊没好气地说道:贤俊作曲子(指作词)
-
《三字经》成书年代小考
-
作者:张子开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字经 千字文 封建礼教 中国历史 王应麟 蒙学 成书年代 年龄段 并行 达鲁花赤
-
描述:与《千字文》并行的蒙学课本《三字经》,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封建礼教、自然常识等各个方面,尤以简洁叙述中国历史见长,素有《小纲鉴》之称;加之用三字一句的韵文撰就,读起来很顺口,非常适合训喻发蒙年龄段的孩子;故而宋、元以来颇为风靡,各朝各代的精、
-
《菩萨蛮》(哀筝一弄)非张先词
-
作者:金镛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张先 著作权归属 菩萨 类编 宋词 陈师道 唐圭璋 词学 作者
-
描述:贵刊1995年第2期发表的蔡义江《读张先的两首词》一文中,将《菩萨蛮》(哀筝一弄)的著作权归属于张先。其根据可能是《类编草堂诗余》(卷一),这是值得商榷的。现存刻印最早的一部宋词总集《六十名家词》(明·毛晋辑),将此词收在晏几道名下。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编著的《全宋词》也把这首词的作者定为
-
此“飞来峰”非彼“飞来峰”
-
作者:傅易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王安石 西湖游览志余 杭州西湖 文史知识 归田诗 灵隐寺 诗话 高峰 瞿佑
-
描述:文作《咏北高峰塔》,未知所据。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引作《登北高峰塔》,注云:见《石林诗话》。而
-
沉醉岂能换悲凉:说晏几道《阮郎归》
-
作者:刘耀业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故乡 小山词 天边 写作背景 代表作 字长 人情 疏隽 晏殊
-
描述:论者多据天边金掌一句,认定
-
醉人的风物 婉妙的情思:介绍杨维桢的两首《西湖竹枝歌》
-
作者:潘啸龙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湖 竹枝歌 杨维桢 胡应麟 高峰 江南 民歌体 小诗 竹枝词 刘禹锡
-
描述:一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二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杨维桢在元末,特以才情缥缈的七绝和乐府小诗独步当代。组诗《西湖竹枝歌》,即是他采用民歌体创制的俊逸浓爽,如有神助之作(胡应麟《诗薮》评语)。明人杨慎《升庵诗话》称,此歌
-
略论宋代哲理诗
-
作者:金舒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宋代诗人 庐山 宋诗 理趣 王安石 形象思维 新品种 唐诗 飞来峰
-
描述: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有宋诗的风貌。后者的特色在哲理诗这个新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哲理诗,简而言之就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某种引人思考的哲学意味。宋代哲理诗大致可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