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丁专栏:王安石的虱子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软体动物
阿丁专栏
王珪,字禹玉,北宋成都华阳人,后来跟他叔叔王罕迁到了安徽。王珪幼年失怙,全靠他叔叔王罕抚养成人。后来王珪官越当越大,超过了王罕,王罕怕侄子膨胀,每次写信都嘱咐“以盛满为戒”。事后证明王珪很听话,谨慎得都有点过了,以至于得了个“三旨宰相”的诨名。
王珪又是个早慧儿,某日堂
-
宋代王安石用嫖娼打击政敌
-
作者:吴钩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史鉴散照
吴钩 文史学者
旧时娼妓业是合法的,秦楼楚馆公开营业。有人统计过,记录北宋京师市井生活的《东京梦华录》,至少提到了19处娼楼妓馆。走在宋朝的城市中,妓女是随处可见的,东京的大酒店,“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临安的酒楼,也有妓女
-
去王安石家吃胡饼
-
作者:李开周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开周专栏 宋朝饭局
王安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雱,小儿子叫王旁。
大儿子王雱是个神童,五岁认字,七岁写诗,十三岁那年就能给《道德经》加注释了,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三十二岁(周岁)一命归西,连个后代都没留下。
王雱在世时娶的媳妇姓萧,王雱死后,萧氏改嫁。王安石痛悼爱子早丧,心灰意冷,向宋
-
荐帖 王安石变法与北宋的政治制度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虽然在军事外交上为后世所讥,但在内政上却不能不说有其可称道的地方。赵宋的政治制度设计来源于其“祖宗家法”,而所谓“祖宗家法”中最重要的一条精义,在我看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正是因为认识到皇权的有效实施恰以皇权的部分让渡为条件这个原理,宋太祖才定下了优待士大夫的基本国策。这种优待不仅是物质层
-
操盘手王安石识人、用人之大误:团队人才流失严重潜伏的为何都
-
作者:范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范军专栏之(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识用变容四误操盘力欠缺:(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王安石之公司组织变局悲剧2
《公司就是朝廷》
———公司组织权力、上位、博弈和制衡的深度历史解码
-
操盘手王安石与董事长神宗关系嬗变:执拗、褊狭依旧个性操盘手
-
作者:范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范军专栏之(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识用变容四误 操盘力欠缺:
王安石之公司组织变局悲剧3(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公司就是朝廷》
———公司组织权力、上位、博弈和制衡的深度历史
-
深圳大智恒元首席策略师、基金经理王先春: 先做人,后做票;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私募投资哲学之六
君不见血雨腥风的资本市场尸骨累累。王先春,现任深圳大智恒元投资机构首席策略师、基金经理,高峰时操作数亿资金。他白手起家,在股市中摸爬滚打近10年,从惨败中总结出首保资金安全的“价值、成长、趋势”投资理念,成为《民间股神》第三期的入选人物。
然而,2008年的大熊市,
-
央视《味觉大战》告诉我们有故事的肉更好吃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如果从电视上可以读懂中国,那么,结论是,中国人最爱两件事:唱歌和做饭。
央视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味觉大战》就是厨艺版《中国好声音》,都是盲评(《味觉大战》是盲品),都是导师抢选手,都是引进节目,都舍得砸钱。
对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们的选手,都爱哭。
《味觉大战》观众说,为什么做个菜,还
-
他们负责选出“中国好厨子”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味觉大战》·评委
曾宝仪
孙兆国
欧阳应霁
《味觉大战》·选手
邹志标
祝伟章
盲品、明星评委,再加上选手的煽情故事,同样是购买外国综艺节目版权,就连英文名字都和好声音(《th e vo ice》)类似的味觉大战(《T he taste》),让人忍不住联想,《味觉大战》不
-
服装设计师做的菜美得像时装;乐队主唱玩创意草莓配豆腐!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味觉大战》·选手
刘春晓
John
赵歆宇、谭鹏飞
易栗栗
陈姗姗
节目上提到“外婆”就哭,她要做70 0道不同的菜
刘春晓,27岁,政工师
刘春晓,本来以为和她说话要压低音量,担心她有颗玻璃心。她就是第一期《味觉大战》节目里第一位出场,因为谈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