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41)
报纸(2021)
学位论文(117)
图书(78)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8)
历史名人 (951)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
2013(333)
2012(578)
2011(450)
2010(481)
2009(438)
2007(306)
2006(173)
2005(148)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62)
剧影月报(42)
艺术评论(17)
广州日报(14)
戏剧之家(14)
文艺研究(13)
文学评论(7)
广东艺术(5)
艺苑(4)
高保真音响(1)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蒋星煜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记  还魂记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描述: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一味求全,不足取也。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蒋星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记  还魂记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描述:《惊梦》《寻梦》三出,如果把《游园》《惊梦》作为一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一味求全,不足取也。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  情节  人物塑造 
描述: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伦敦夏夜闻昆曲 争睹青春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的青春昆曲《牡丹亭》3日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萨德勒斯韦尔斯剧院首演,每折戏之间都掌声不断。 一位名叫罗杰的大学教授中场休息时兴奋地说:“我看过京剧、川剧,这是
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赏析《牡丹亭》的《惊梦》
作者:郑晓云 金闻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伤春  伤春  哀怨  哀怨  觉醒  觉醒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封建时代的青年叛逆者,她大胆地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并与封建礼教作了殊死决斗,她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其中《惊梦》这出戏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是她走上叛逆道路的关键。
日常中的“牡丹亭
作者:黄沾衣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静物画  绘画作品  日常生活  绘画主题  抒情色彩  艺术家  叙事性  生活中  情感 
描述:在静物画中,阎平赋予其同等的生命张扬;而在她的系列绘画主题中,则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叙事性架构和用力突出的抒情色彩。阎平以日常状态进入绘画,她的绘画题材看似毫无惊奇,甚至更为尽力地日常化。欣赏她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静物、母与子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小
牡丹亭:人鬼情未了
作者:叶蔚 断戈 雨蔚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大余县  柳梦梅  汤显祖  太湖石  梳妆台  江西省  爱情故事  梅花 
描述: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之苦,伤情而死。此时,杜宝转官淮安,乃葬女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丽娘
牡丹亭》的戏外话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伤时  明代  万历  潘之恒  冯梦龙  演出 
描述: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秋天《牡丹亭》付梓,到青春牡丹亭》上演后的今天,《牡丹亭》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这篇文章却给人以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周先生的戏外话里感到一点弦外之音,也许
《才子牡丹亭》之男性意识
作者:王燕飞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意识  男性意识  杜丽娘  小说戏剧研究  中国古代  古代小说  汤显祖  理论研究  评点本 
描述:《才子牡丹亭》是清代诗书世家出身的才人吴震生与夫人程琼对明代汤显祖一代巨作《牡丹亭》的批点本,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评点中涉及的内容广泛,可以说是对原作深广内涵的进一步阐发。举凡字、词、句,人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