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54)
报纸(400)
图书(69)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08)
地方文献 (356)
地方风物 (35)
红色文化 (18)
宗教集要 (18)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216)
2012(125)
2010(143)
2009(113)
2007(94)
1995(50)
1994(45)
1983(30)
1980(17)
1959(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0)
青年时报(9)
戏曲品味(6)
江海学刊(5)
东莞时报(3)
艺谭(2)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戏剧报(1)
飞·奇幻世界(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痰火点雪》体会
作者:裘昊 楼宇舫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痰火点雪  龚居中  临证体会 
描述:《痰火点雪》体会
”月——《月是故乡明》教学实录
作者:王红影 刘俊祥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苏轼  同主题  阅读  学生  月亮  教学内容  梅花  王安石  语文 
描述:课型:单元主题阅读分享课教学内容:《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采用、批、注、议法学习了教材本组课文,并阅读了8篇同主题文一
郑司农注《周礼》所用“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为”
作者:楊天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郑司农  《周官解诂》  "  为"  段玉裁的界定 
描述:并非都是用以解释通假字的,情况十分复杂,真正用以解释通假字的,仅42例,只占全部字例的35%,此外还有多种情况。这说明在郑司农那个时代,训诂术语的创制和运用还很不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说明,段玉裁对汉代训诂术语的界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并不完全符合汉代训诂学的实际,因此不可盲目信从。
汤显祖的“七免”:――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认为,儿女孝敬,当然会对长者逝去而痛哭流泪,这是性情中应有之事,他反对的是请人代哭的
用形象和画面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王英改革开放见闻组诗《大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画面  改革开放  表达思想  感情  大别山  组诗  见闻 
描述: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通过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艺术形象越典型,生活画面越丰富,则感染力越强,作者寄托的情感和
主动的感伤:晏殊伤时之词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感伤  感伤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诗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虞集  王维诗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今夕握香,他年传雪:《绿珠传》杂感
作者:孙雪颉  来源: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崇  女子  赵王伦  最底层  珍珠  爱情  真爱  挤出    周秦 
描述:《周秦行》里也未
非只久远的呼唤-——— 丁吉槐散文-□刘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好一座魂牵梦萦的《老屋》,好一口沁人心脾的《老井》,还有那条即将面世的《老街》!丁吉槐在这以“老”字号统领命名的系列散文集中,头一集《老屋》开篇首章《森林·大河·岁月》便宣称,要把那尘封的记忆一一如实地记录下来。那么,作者写起历经往事的初衷何在?“我想,那一定是生动感人耐人回味,甚至是发人深省的。因
以科学发展观打造阳光政府采购——王安石《商鞅》诗有感□蔡
作者:蔡盛壮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体现崇廉倡廉的优秀读物《廉诗清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弘扬正气,鞭挞腐败,推动我市“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颇受启迪的是书中王安石的《商鞅》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