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曾巩记体文风格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描述:了由奔放到徐缓,由粗豪至缜密的演变轨迹。本文在这一部分对曾巩风格转变期的记体文和曾巩风格成熟期的记体文分别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从曾巩记体文中的思想内容探究曾巩文风形成的原因。曾巩散文风格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散文的风格
作者:马茂军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文学观  散文风格 
描述:本文从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与文学观的关系入手,认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的文学观和散文风格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文学观的功利性、实用性、附庸性,散文的古奥深遂的艺术风貌和拗折劲健的特点。
晏殊词美学风格浅论
作者:张忠纲 董利伟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审美理想  美学风格  晏殊词  《珠玉词》  审美意识  主人公  艺术世界  情感形态  艺术家  艺术作品 
描述:人晏殊无疑是这一层次艺术家中的一分子。他的《珠玉词》生动而鲜明地
晏殊词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作者:阮忠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趋向  晏殊词  《破阵子》  南唐词  及时行乐  人生的有限  现实生活  柔婉风格  创作个性  创作风格 
描述:晏殊词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试论陆象山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
作者: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散文风格  象山先生  汤显祖  叙事散文  艺术特色  王安石变法  《项脊轩志》  独特风格  归有光 
描述:试论陆象山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姜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散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不琢奇巧,正大纯粹。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既有韩愈、欧阳修的散文遗风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论金石书派的理论与风格特色
作者:谢建华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石书派  风格特色  清末民初  艺术教育  高等学校  专门人才  书法创作  辛亥革命  李瑞清  金石学  书法史  近现代  碑学 
描述:金石书派”。金石书派与清代“碑学”的关系清代“碑学”究其本源应为“北朝碑版楷法”。清乾隆、嘉庆年间出土的大量金石故物拓本,使得我国金石学不仅在古代文字书体的整理、考释和分类上成绩斐然,而且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不少人由考据进而用金石的笔法入书,从而拓展了
平正温雅:曾巩散文风格
作者:喻进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平正温雅  平正温雅  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  道德涵养  道德涵养 
描述: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中国风格”应是一种自然流露
作者:战国栋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品.写实风格的作品能够以最直观的视觉语言反映社会的变迁,进而进入精神交流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