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语文的味道应是什么样?
作者:林春曹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语文课本  语文教学  味道  言语形式  语文课堂  文本内容  师生对话  琅琅  感情朗读 
描述: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语文课,因为总觉着语文课本上的白纸黑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神秘的人物、美丽的风景在吸引着我。后来做了老师,我又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因为总觉着语文课堂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从文本里
语文诵读之内涵与意义
作者:蔺正丽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改革  诵读教学法  学习方法  王安石  欧阳修  曹雪芹  吴承恩  文学家  政治家  传统 
描述:产中的精华。
语文教学的“中间地带”
作者:秦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改革  中间地带  陆九渊  教学实践  教师主导  语文课程标准  中庸之道  学生主体  分析讲解  思维方式 
描述:课改,革故鼎新》一文,文章大气磅礴,写出了
为古老昆曲找回青春:由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进高校演出所想到的
作者:孔德鹏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高校  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人文教育  高雅艺术  素质教育  古典美学 
描述:素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文辞典雅清丽,曲调清新婉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表演艺术传统,是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的精
《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姚昌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闺塾》  陈最良  古代文学作品  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本  中学生  素质教育  学生阅读  以偏概全 
描述:《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临川一中:开创新纪元 创造新辉煌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临川  人民满意  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创造  学校  诗情 
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临川一中是盛开在抚州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教育奇葩。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狠抓素质教育,创造
不炒高考“状元”应是常态之举
作者:玫昆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高考  状元  学校  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  规定值  健康成长  大学后  大学毕业  身心健康 
描述:不炒高考“状元”应是常态之举
考能力 重素质 求创新——从“本题不提供参考答案”说起
作者:吴新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参考  议论文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答案  教育方法  语文试题  王安石  学生  表达能力 
描述:,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堪称“寒教”典范。这种家教常为今人所推崇,香港亿万富翁包玉刚、李嘉诚等,深知“千金难买幼时艰”的道
试卷讲评不应是教师的“专利”
作者:刘吉存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试卷讲评  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  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  中学 
描述:试卷讲评不应是教师的“专利”
“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下的思考——教育应是社会本位、知
作者:王占宝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  社会本位  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  人本位  和谐  中学  素质教育 
描述:实践教育、研究教育、评价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优良的传统,把握教育的科学走向,根据教育的具体环境,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的系统中来。[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