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理论
作者:刘溶  来源: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魏晋南北朝  墓志  公墓  公元  文章理论  王安石  碑志文  写作  唐宋古文八大家 
描述:欧阳修的复古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吴充秀才书》、《送徐无党南归序》、《论尹师鲁墓志》和《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等文中。他的理论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小谈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
危素文章"太音元酒"论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素  危素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  文章创作  文章创作  太音元酒  太音元酒 
描述:世风,但最终无力挽救元王朝衰亡命运,他的文章可以称作盛世余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陈玉谦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生  刘绍棠  长篇小说  齐齐哈尔市  作家  嫩江  红卫兵  五十周年  生命 
描述: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生命的远航。人生,永远要漂泊,永远在旅途。所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是也。我一次次地被命运捉弄着,命运一次次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
汤显祖《牡丹亭》思想倾向试探-兼谈《牡丹亭》评论中的问题
作者:程学颐  来源:浙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思想倾向试探-兼谈《牡丹亭》评论中的问题
减员增效应是企业自身的追求 ——减员增效系列评论之二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石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减员增效应是企业自身的追求 ——减员增效系列评论之二
首席评论:“赎买”不应是虚晃一枪的权谋设计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首席评论:“赎买”不应是虚晃一枪的权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