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21)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6)
地方文献 (29)
地方风物 (6)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2(8)
2010(8)
2009(8)
2007(8)
2004(4)
2003(4)
1992(1)
1991(6)
198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
中国体育(2)
小学教学参考(教育管理)(1)
心理学报(1)
读书杂志(1)
社会科学战线(1)
法治(1)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
广东艺术(1)
剧作家(1)
浅谈汤显祖《牡丹亭》的婚姻局限意识
作者:马瑞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洁观  正妻  才子佳人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来被认为是对程朱理学的有力反拨,是对统治阶级所设置的精神枷锁的挣脱和反抗,但其实,作品还遗留封建礼教的爱情婚姻意识,对女性从一而终贞洁观念的肯定,对正妻地位的谋求
洛阳建设爱心牡丹亭提升行人守法意识
作者:武春生  来源: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河南省洛阳市交警支队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在市区主要干道上32个路口的非机动车车道设置了爱心牡丹亭,为路口等候信号灯的市民遮阳避雨,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减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 爱心牡丹亭为公益性设施,顶棚设计有精美、绚丽的牡丹花图案,在为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大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  元明清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描述: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觉醒。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红楼梦》:女性意识觉醒之丰碑:兼与《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文迪义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继承与超越  “三从四德”  封建社会 
描述:唤和讴歌女性意识的觉醒。《红楼梦》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中讴歌女性、讴歌爱情的主旨,但大大超越了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女性意识的最高峰。笔者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谈谈《红楼梦
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叛逆女性--《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耿光华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叛逆女性--《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郭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
“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叛逆女性——《西厢记》与《牡丹亭》之
作者:耿光华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崔莺莺  崔莺莺  杜丽娘  杜丽娘  比较  比较  叛逆性格  叛逆性格 
描述: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作者:陈国学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贾宝玉  贾宝玉  孝亲意识  孝亲意识  孝文化  孝文化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 
描述: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从雅溪卢宅的消防实践看古人的消防意识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消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消防实践  消防水源  马头山  建筑设计  非燃烧材料  古建筑群  预防火灾  江南地区  玄武神  防火技术措施 
描述: 所谓愿望型,是指那种主要体现人们要求防火的良好愿望,或精神寄托,在预防火灾或发生火灾时,实际并无多大作用的消防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