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本类型和语境观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牡丹亭》下场诗译为例
作者:刘庚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  语境  语境  下场诗  下场诗  比较  比较 
描述:英文全译本有三个版本,最早的是由美国柏克莱大学的白芝(Cyril Birch)教授翻译并由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eony Pavilion。剩下的两个译本一个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光前教授所译,1994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个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汪榕培教授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人们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戏曲艺术的复兴,近年来对《牡丹亭》译本进行研究的文章也趋多。这些文章或选取某一个译本进行评析,或对不同的译本进行比较,又或是选取某一角度对《牡丹亭》的译文进行细致分析。然而,对《牡丹亭》中下场诗英译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的论文至今未见。在翻译理论上,莱斯认为“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是批评者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的开始”(Reiss&Katharina,2004)。她借用Karl Buhler对语言的三功能分法,将文本分成表情、内容、呼吁和听觉媒介四种类型。而纽马克和雅科布逊也针对文本的交际功能,提出相应的分类方法。鉴于各个学派对文本的分类,本文系统研究各分类的特点,以莱斯的文本理论为切入点,拟从诗的格律,文化意象处理以及下场诗表达的信息三方面着手,就白芝先生和汪榕培教授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探讨两位译者在翻译中出现异同现象时真正的原因及目的。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批评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不足以说明所有的翻译现象。在引入语境理论进行分析后,两个译本的差异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诗歌的翻译不能笼统地从文本类型角度提出翻译策略,也要注重诗歌的位置和功能及剧本提供的语境,以期为戏曲翻译的对外传播提供启示和帮助。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牡丹亭》典故译为例
作者:潘晓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典故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牡丹亭 
描述:程,翻译是一个近似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二次交际情景。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译者应努力寻求最佳关联,即以在达到充分的语境效果的同时,又不至于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认知努力。由于地理、物质、社会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差异,文化缺省是各个文化和语言群体里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也因此给译者准确传递文化信息带来了挑战。典故的起源同历史、传说、寓言、风俗和文学作品等密不可分,是研究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的目的如下:一、运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描述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现象,并寻找翻译补偿的策略。二、以《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别译自白芝、汪榕培和张光前),深入探索典故翻译的策略,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论文选取《牡丹亭》的典故作为分析语料,运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尤其是“关联度”、“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指导分析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并对所选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典故的最佳翻译策略。
顾盼霞蔚 梦回莺转 ——顾卫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精华版昆
作者:暂无 来源:法制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一人主唱、搭班演出的戏曲传统,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国家二级演员、昆曲闺门旦教师、优秀青年演员顾卫将与北方昆曲剧院合作,于11月29日晚上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昆曲《牡丹亭》专场。此次演出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译为例
作者:杨蒲慧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批评  文本功能  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理论  翻译理论  戏剧  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  功能理论 
描述:作的方法,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莱斯文本理论的阐释及牡丹亭翻译的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对戏剧翻译英译的指导意义。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沈丰的另类形象
作者:冷桂军 姜华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形象塑造  观众  音乐性  演员  类形象  黄梅戏  动作  主演 
描述:看过沈丰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都会被她所塑造的柔情似水的杜丽娘所感动。幽雅的气质,恬静的神情,优美的仪态,如梦
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 记苏昆优秀青年演员沈丰
作者:周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演员  青春版《牡丹亭》  斯坦福大学  加州大学  《寻梦》  like  this  洛杉矶 
描述: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 记苏昆优秀青年演员沈丰
心血浇灌牡丹红——沈丰昆曲表演艺术魅力及成因初探
作者:沈家庄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魅力  成因  表演  昆曲  演出效果  杜丽娘  主要人物 
描述:情童话……
相山"流纹安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张万良 李子颖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纹安岩"  "流纹安岩"  单颗粒锆石定年  单颗粒锆石定年  流纹安斑岩  流纹安斑岩  早白垩世  早白垩世  相山地区  相山地区 
描述: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安岩"属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的流纹安斑岩.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 Ma界线年龄
相山、银山、紫金山次安玢岩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万良  来源:地质与勘探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玢岩  安玢岩  地质地球化学  地质地球化学  Cu多金属成矿作用  Cu多金属成矿作用 
描述:火山机构中心地带的深部,有大规模Cu多金属矿化分布.
相山流纹安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何观生 戴民主 李建峰 曹寿孙 夏斌 许德如 李文铅 杨之青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火山杂岩  相山火山杂岩  流纹安斑岩  流纹安斑岩  锆石SHRIMP  锆石SHRIMP  U  U  Pb年龄  Pb年龄 
描述:均年龄为136.6±2.7Ma(MSWD=1.8)。结合前人报道的相山火山杂岩年龄、野外岩石组合以及对定年方法精度的对比,我们确认:相山火山杂岩中的流纹安斑岩的形成时间应该为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