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陆王心学中可能诱发“异端”思想的因素
作者:张锡勤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异端”思想  王守仁  王阳明  陆王  《明儒学案》  心即理  心学  怀疑精神  《宋元学案》 
描述:肆 ,不复自安于规矩绳墨之内而百病交作……愚以为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 ,不亡于朋党 ,而亡于学术。” (《学术辨》上 ,见《三鱼堂文集》卷二 )何谓“异端” ?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曾有过一个颇为简括的定义 :“异端 ,非圣人之道 ,而别为一端 ,如杨墨是也 ,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 (《论语集注·为政注》)用这一定义来评判 ,视陆王为异端显然不当。大量事实证明 ,陆王对封建制度、秩序、道德准则以及孔孟之道的忠诚是不容怀疑的。众所周知 ,黄宗羲曾对朱陆异同作了如下断语 :“二先生同植纲常 ,同扶名教 ,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 ,亦不过仁者见仁 ,知者见知……原无有背于圣人。” (《宋元学案》卷五十八 )他认为 ,就根本立场与宗旨而言 ,陆王与程朱之同是主要的。即使是曾对王学有过尖锐批评的东林党人顾宪成也认为 ...
晏殊诗文校注
作者:王翠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文  校勘  注释 
描述:民国十六年民国南城李氏宜秋馆刊本一卷),补编三卷。后人对晏殊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他的词作方面,诗文部分研究较少,至今未见有校注本行世。因此,本论文首次对晏殊的全部存世诗文进行系统的整理、校勘、注释
论王安石诗文的思维视角
作者:王耀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文  创新思维  审美 
描述:。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讨王安石诗文的精髓,以揭示王安石诗文千古不衰的秘密。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一代巨擘 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
作者:朱永龄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家  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中国历史  主观唯心主义  鹅湖之会  心学  吕祖谦  教育目的论 
描述:一代巨擘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朱永龄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然而又是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高潮──文化复兴的时期。起始于宋代的象山书院以及它的领袖人物陆九渊.在中国
简论《小山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万斌生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艺术特色  小山词  性格  简论  小令  欧阳修  五代词  不同时间  黄庭坚 
描述: 唐、五代词,全属小令;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所作也几乎全是小令。到晏几道时,北宋词坛已经活跃着以铺陈长调著称的柳永和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苏轼等大家。与其说:“晏几道只倾心于小令的创作而置慢词这一新体形式于不顾,这不能说是他创
简论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发展
作者:黄小榕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哲学  封建伦理道德  抽象同一性  简论  自然观  辩证法  斗争性  现实基础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描述:使天下一统于大宋皇帝陛下。依照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起和谐亲睦的社会,就是他的最高理想。因此,不论在政治上或思想上,张载终究是当朝统治者的维护人。王夫之则与张载不同,他眼见明朝黑暗腐朽而在战火中焚灭,亲身蒙受了亡国的耻辱。这使他既对明朝统治者毫无好感,又使他极端憎恨异族统治者,不惜舍命与之抗争。在他心目中,没有一个为之效忠的主子,没有一个皇权的沉重枷锁禁锢他的思想和言论,他较张载更为自由地驰骋于抽象思维的领域。他的思想和哲学,也就更具彻底性和战斗性。这些时代和人生的差异,就是王夫之辩证地继承和发展张载哲学的现实基础。
宋诗简论-“中国文学史稿”补
作者:陆侃如 冯沅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江西修水  北宋  士大夫  政治家  宋诗  简论  中晚唐诗  白居易 
描述:七言诗体而获得成功的作者,值得我们注意。在杜甫、白居易以后写诗的,不能不受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启发。宋代的现实生活也引导诗人们注意农民的疾苦,注意政治的败坏,注意外族的侵略。在宋人的集子中,不管作者是不是著称的诗
简论西周王朝的史官建制
作者:汪超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王朝  史官  建制  简论  文献记载  商周时期  《周礼》  历史 
描述:史官在中国古代,主要从事记录历史、编写史书工作.商周时期,史官的作用以及地位均十分突出.西周王朝的史官建制,由于可靠的文献记载不多且很零散,虽<周礼>一书有较详尽记载,但其终为后人所作,并不全是西周历史真实的反映,故需求之于西周铜器铭文资料,这是我们研究西周史官建制的前提.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描述: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