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其酱不食:简论酱在周礼的地位和文化象征意义
-
作者:马健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酱文化 周礼制 养老 祭祀
-
描述:化内涵。
-
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观及词作风格
-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学观 词作风格
-
描述:发展方面,开了“雅词”之先河。尤其是他们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感悟、喟叹使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初步开发了词体抒怀述志的功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和豪放词风的创立是有深刻启示的
-
简论沈汤之争中王骥德的本色论
-
作者:岑玲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本色论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西厢》 吴江派 临川派 《琵琶》 戏曲理论 学术论争
-
描述:。两派论争的焦点是戏曲创作中文辞与格律的关系问题。沈璟主张“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
-
苏轼与苏辙嘉祐年间赠笞诗简论
-
作者:王连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答诗 苏轼 现实生活 苏辙 任职期间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诗歌形式 文学史 商州
-
描述:治的不满,但其主要的部分,还是叙说友情,应酬答对之类,属文人诗歌创作中较为闲适的部分。并且,赠答的彼此双方,或朋友,或君臣,象东坡与子由兄弟间以诗赠答的实在是
-
性别意识形态中的游寿书法风格简论
-
作者:傅爱国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别意识形态 书法风格 书法家 胡小石 金石书派 金石书风 李瑞清 性别差异 书法艺术 女性
-
描述:在艺术活动中,尤其是创作过程中,性别差异是存在的,或者说,性别意识形态肯定是一个富有意味且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正如有研究艺术文化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性别对艺术创
-
简论胡应麟《诗薮》的诗歌理论
-
作者:冯仲平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理论 胡应麟 诗歌发展 诗歌创作 兴象 内容与形式 诗薮 文学自觉 体格声调 语言
-
描述:胡应(?)《诗薮》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一、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诗薮》关于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论述表现于诗歌兴衰同时代的关系、诗歌本身的自觉过程两个方面。注重文学及文学理论与社会、时代的密切联系,是中国文论的传统特点。刘勰早就提出:“歌谣文理,与世推移。”①
-
道宗当世 名重本朝——简论范仲淹与王安石
-
作者:高克勤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文学创作
-
描述:北宋中期发生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对当时的政局及其后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庆历新政及其主持者范仲淹对熙宁变法主持者王安石的影响,王安石与范仲淹的交往,以及范、王文学创作的相同点。
-
简论《通典》的产生与唐中叶的著政典之风
-
作者:郝润华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杜佑 节度使 唐人 体例 中叶 十七年 家庭出身 淮南 周礼
-
描述:《通典》是唐人杜佑所著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
-
简论李瑞清大篆书法理论及其实践
-
作者:张洪峰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生平 大篆书法
-
描述:李瑞清是晚清著名的书家,提出了系统的大篆书法理论,同时在实践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一把值得关注的“手杖”:刘凤起小说《手杖》简论
-
作者:刘东方 白晨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杖》 刘凤起官场小说 聊城文化
-
描述:思想特色和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