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元视野下的汤沈之争
-
作者:李亦辉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沈之争 汤显祖 中原音韵 戏曲创作 影响深远 曲家 音律 传奇 王骥德 关系问题
-
描述:为宗尚
-
西汉的隐微学术与体制之争
-
作者:王晨光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汉 隐微学术 周礼 封建 诸侯
-
描述:西汉初期学术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在五行与阴阳思想之后,皆蕴含着对封建制的批评与重塑。相对而言,《周礼》代表的传统儒学亦暗含诸侯各定其制、王需对四方诸侯形势地利观察以制定具体政策的思想。
-
富国与裕民之争:王安石与苏轼的政治理念考论
-
作者:何晓苇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与王安石 裕民与胜民 宋史研究
-
描述:。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争论。
-
如净与道元的禅法比较
-
作者:经冢圣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如净 道元 禅法 曹洞宗 入净禅师语录 正法眼藏
-
描述:。因此表达为到超越悟的大悟。两位禅宗高僧的禅法在佛法的角度来看是相同的,但从讲究娑婆的语言分别的世界来看,则会有些不同。许多研究者把心尘脱落与心身脱落的问题视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如净禅师与道元禅师皆讲述
-
“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
-
作者:刘毅 窦重山 来源:日本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茶道 物我合一 日本曹洞宗 物我两忘 日本传统文化 淡泊无为 禅僧 以和为贵 艺术形式
-
描述:“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辽宁大学窦重山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夺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
-
默照禅:静坐守寂
-
作者:华方田 来源:三联竞争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禅 正觉 自我观照 曹洞宗 文字语言 文字禅 解脱 语言文字 禅僧 般若
-
描述:文字禅虽然为参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随着它的盛行,其流弊也日益凸显.部分禅僧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面对
-
明末清初“鼓山禅”的几个基本问题
-
作者:马海燕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学 禅学 曹洞宗 鼓山禅 元贤 道霈
-
描述:社会关怀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指出"鼓山禅"在中国佛教史特别是禅宗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鼓山禅"的历史地位以及佛学价值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探讨。
-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作者:徐文明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影响 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 研究 研究
-
描述: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
王安石禅诗表现之思想
-
作者:朴永焕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沩山灵佑禅师、黄檗希运禅师的思想给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王安石精通禅宗,晚年归于释氏,将所有的财产捐给佛寺,表现了他的旷达胸怀和对佛禅的感情。
-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
描述:又受到佛教的熏陶。他少负绝资,“无所不读”,所读之书多与佛学有所沾染;为官之后更愿亲近佛教,所到之处必游历寺庙,广交高僧大德;经世济民期间更愿援禅入儒。晚年退隐钟山、与僧为伴、以寺为家、精研佛禅、游走山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