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2)
报纸
(25)
学位论文
(19)
会议论文
(11)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0)
地方文献
(70)
非遗保护
(9)
才乡教育
(9)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
(21)
2013
(23)
2012
(24)
2010
(21)
2009
(24)
2007
(24)
2006
(21)
2005
(8)
2000
(9)
1992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8)
文史知识
(3)
江西社会科学
(2)
时代文学(双月版)
(1)
新华航空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为了孩子:下半月号3-7岁
(1)
相关搜索词
传统
创意
研究
戏曲海报
吴与弼
名词
多媒体板
周礼
思考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发展史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戏文
先秦时期
吴澄
化情归性
天理
恭王府
改革创新
咨询公司
唯心主义
改良
孙权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理学传统】搜索到相关结果
331
条
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
作者:
何忠礼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学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事功学派
描述:
学本身也因为缺少对立面的斗争而日渐僵化,至此宋学走向衰落。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作者:
张雪红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描述:
11世纪的那场政治论争--熙宁之争引起
传统
德才价值观念在宋代发生改变,宋代社会也由此进入王安石时代.南宋后,
理学
逐渐取代了王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对熙宁之争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从
理学
对熙宁之争的批判
《明儒学案》以〈崇仁学案〉为卷首之意义之衡定:从吴与弼「心
作者:
许惠敏
来源:
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心学
持敬
读书
描述:
此一关系,导致吴与弼本身思想在論断上发生歧異,且由此,对於明初
理学
如何影响明代心学之研究亦莫衷一是。故笔者此文即是试图通过对吴与弼思想本身作一厘清,以进一步探讨他对陈献章思想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作者:
邹书
来源: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右
《唐宋六家文衡》
曾巩
散文
理学
描述:
这种独特的安排是朱子
理学
的不断强化,科举考试机制的长期存在,浙东地区学术文化的
理学
氛围,朱氏家族的儒学
传统
,交往群体的儒学观念以及朱右自身“尊经重道”的文学思想等多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产物。
吴澄:四时澄澄无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
作者:
奉荣梅
来源:
老年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四时
岳麓书院
文字
理学
描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那些才子文人的名字,总是随着他们不朽的文字而千古留名。在湖南岳麓书院,元代
理学
大儒吴澄的文字,七百多年来就一直在古老的庭院里流芳。
宋元时期
理学
的论争与《宋元学案》的
理学
观点
作者:
卢钟锋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太极图说
气质之性
朱熹
陆九渊
黄宗羲
无极
全祖望
学史
分殊
描述:
》编纂者的
理学
观点。根据《宋元学案》的综论,宋元时期
理学
的重大论争,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经济学与
理学
之间--朱熹之
理学
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
谢晓东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
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
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
理学
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
理学
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
理学
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吴澄
理学
思想研究
作者:
吴立群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吴澄
理学
思想研究
明初
理学
思想特征研究
作者:
张峻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陈献章
明初
理学
心学
描述:
归纳为四点:(
1
)立足于程朱而质疑程朱;(2)延续元代和会朱陆思潮的学术取向;(3)心性论逐渐成为学术思想讨论的重心;(4)重视道德修养,强调在“心”上做功夫。 本文强调,明初
理学
发展所呈现
思潮的观点:北宋
理学
再认识
作者:
徐洪兴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思潮
王安石变法
北宋
欧阳修
庆历之际
性命之理
思想学说
周敦颐
宋明理学
古文运动
描述:
表的这一说法便为学界所广泛接受。今天,这个
传统
观点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但朱惠的影响还在无意识地发生作用。朱亮所规定的这个
理学
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只是线条化、简单化了的宋代“道统”传宗史,如果它仅限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