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1982年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动态(续二)
-
作者:史维雍 竺沙雅章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研究者 士大夫 王安石 研究成果 论文 北宋 宗教史 学术界 土地问题
-
描述: 四、五代、宋、元部分 1.五代、宋这五年间所发表的有关宋代的论文,足足超过了二百篇,可见对这个时代的研究仍然很热烈。曾经使学术界沸腾一时的宋代应属于中世还是应属于近世的争论,依旧互相平行存在,但已渐趋沉寂,研究者们已大大倾向于采取此二者当中的某一种立场,来对各种问题进行注重实证的研究,
-
论北宋熙丰变法时期的市易法(续)
-
作者:俞兆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北宋 枢密院 神宗 熙宁 王安石 史料 增广 叙录 徽宗
-
描述:,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但是,有关理财的新法项目很多,其中市易法推行后,对北宋财政的增收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这就需要作具体研究。
-
高一本国史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教学参考)(续)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僚地主 王安石 黄巢 北宋 政策 内部矛盾 人民利益 注意事项 教学计划 北方
-
描述:7、黄巢起义官僚地主和商人共同吸取农民血汗,他们的内部又因各种矛盾而削弱,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得到良好的起义条件。 (1)黄巢檄告天下说明起义宗旨,得到人民拥护。 (2)黄巢的进军,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
-
笔凝浩然气 情深文藻奇(续)
-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自我贬损 去国怀乡 王安石 恶劣气候 自然景色 永州八记 《秋声赋》 辞藻堆砌 岳阳楼记
-
描述:“体约而不芜” “体约”者,短小精悍也。要惜墨如金,行文力求简明。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读者的时间和生命,使人家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东西。长而空的文章应该禁绝。使文章短下来,报纸才能办活。尽登长家伙,“地大物不博”,是报纸的自我贬损。把稿子弄短,虽然费时费力,但它
-
宋词举隅(五)六、北宋中后期繁荣的词坛(续)
-
作者:王运生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词 宋词 王安石 词风 婉约派 风格 思想感情 刘熙载 赤壁怀古 唐宋八大家
-
描述:),以讽刺王安石独断专行。王安石大怒,穷究他的过失,但没有找到可以治罪的事实,外放为杭州通判,这就是他一生
-
九号院诸“老”:九号院与中国农村之二(续)
-
作者:赵树凯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锦涛 服务工作 政治局 工作人员 副总理 思考 政治人物 省委书记 中国发展 王安石
-
描述:纪老纪老是九号院里一个特殊的研究员。他刚来单位时,秘书处几个年轻人曾经为如何称呼犯难。直接称呼老纪吧,似乎有些不恭敬,人家毕竟是刚从政治局委员、常务副总理下来不久,称呼登奎同志吧,
-
一动万随 明断暗续:再谈《艺概》一书的写作特点
-
作者:袁津琥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熙载 写作特点 潜气内转 再谈 条目 王安石 写作方式 论述 书法 左传
-
描述:晚清学者刘熙载所撰写的文艺理论批评名著《艺概》久已脍炙人口,凡研治中国古典文学者类能知之。但是该书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特点,则向不为人措意。笔者曩撰有《镶金嵌玉碎锦成文——浅谈〈艺概〉一书的写作特点》一文(《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对该
-
日本宋史研究文献目录(续)(1982~1997年)
-
作者:加滕昌 福井信昭 安田纯也 山口智哉 吴洪泽 王小红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 朱子 思想史研究 早稻田 王安石 宇野直人 纪要 朱熹 宋史
-
描述:)书论20、1982年。《程明道小考——治续·新法·学校教育》,石田肇,《历史民众与文化》国书刊行会、1982年。
-
乾隆新政找平衡
-
作者:吴万生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隆 李绂 平衡点 雍正帝 十三年 康熙皇帝 施政方针 直隶总督 年号 政治
-
描述:雍正帝死后,乾隆继位。25岁的乾隆想改变一下其父严苛的施政方针,又不至于走回其祖父康熙皇帝失之过宽的老路,就采取"折中"政策。在其父刚死,乾隆即位当皇帝而未正式使用自己的年号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他就对朝廷
-
王安石与佛教
-
作者:张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佛教 佛教
-
描述:的关系。在这一章的附录部分,通过对卍续藏
经的研读,为王安石晚年所作的《楞严经解》做了辑佚,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王安石在佛学方面的精深造诣,同时也可供对王安石佛教思想感兴趣的读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