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裙带”说略
-
作者:李秉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始公社 王安石 关系者 诸侯 女婿 周初 北宋 蔡京
-
描述:要就国事发表
-
略评朱熹
-
作者:黄佳耿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三纲五常 唯心主义 林彪反党集团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 劳动人民 批判
-
描述: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
-
作者:边家珍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风格论 梁惠王 文学风格 王安石 男女授受不亲 咏怀五百字 中国文学 济世救民 表达技巧
-
描述:《孟子》文学风格论略边家珍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文章对于后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市文
-
派性考略
-
作者:唐振常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德裕 王安石 宦官 朋党斗争 党人 太学生 牛僧孺 党锢之祸 新旧党争 牛李之争
-
描述:派性是由宗派产生的。毛泽东同志说:“宗派,我们的祖宗叫作‘朋党’,现在的人也叫‘圈子’,又叫‘摊子’,我们听得很熟的。”本文目的。在于论证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几次朋党斗争,他们的派性之异同。这里仅就东汉的党锢之祸、唐朝的牛李之争、北宋的新旧两党和明末的东林与非东林四次最大的党争加以考察。
-
试论欧阳修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
作者:孔祥振 来源: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经济思想 政治思想 态度 中国文学史 经济措施 北宋王朝 反对
-
描述:革变成了反对改革的中坚人物”(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7月版,第
-
道学形成及道学对儒学影响论略
-
作者:董国军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革 道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二程 朱熹
-
描述:儒学长期局限于训诂与注疏,到唐末、五代时期,已越来越僵化与衰微。两宋时期,求变思潮成为思想界与政治界的主流。政治的改革,学术思想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最终催化了道学的形成。道学融会佛、道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儒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儒学重新走上了独尊的地位。
-
古代自荐方式说略
-
作者:杨善麟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权者 孟尝君 王安石 政治主张 《史记》 司马徽 刘备 封建士大夫 自我实现 “二传手”
-
描述:象,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该言事书洋洋万言,剖析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阐论“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在朝野上下产生震动,实现了王安石以谏自荐的目的,为以后入阁拜相、推行
-
北宋文坛宗师系统论略
-
作者:孙功发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 宗师 系统论 黄庭坚 苏轼 王安石 子系统 文坛 晏殊
-
描述:能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于文于政不无启迪。
-
《避暑录话》考略
-
作者:方建新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石林 史料笔记 欧阳修 考略 疏误 宋史 避暑 史料价值 王安石
-
描述:流传、史料价值略加考述,并就其主要的史事记载疏误作些订正,聊作对此书研究之补白,以就教于方家.
-
文天祥《池州》诗略析
-
作者:剑毫 谢家顺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天祥 池州 九华山 故将军 宋王朝 留取丹心照汗青 鄱阳湖 人生理想 色模糊 王安石
-
描述:文天祥《池州》诗略析剑毫,谢家顺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其中尤以诗歌见长。他短短的四十七岁人生旅程,仅诗歌就给后人留下了近九百首之多。其中《池州》诗曰:五老湖光远,九华山色昏。一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