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0)
期刊文章(165)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6)
地方文献 (24)
地方风物 (14)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5)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42)
2012(47)
2009(40)
2008(16)
2006(16)
2005(16)
2001(4)
1987(8)
1986(7)
1982(2)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2)
中国戏剧(2)
文史天地(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
今日浙江(1)
政策瞭望(1)
学校管理(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
国际广告(1)
企业管理(1)
张铭清提前 离返大陆
作者:暂无 来源:佛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铭清提前 离返大陆
北宋“乌诗案”起因管见
作者:苏培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案  王安石  宋神宗  北宋  起因  张方平  御史台  熙宁  吕惠卿 
描述:”。考其起因,《宋史·苏轼传》说: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直、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狱,欲置
黎烈文的家世及其去的原因
作者:何培基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巴金  《鲁迅全集》  现代作家  文化人  新文学史  自由谈  抗战胜利  骨气  嗣子 
描述:这一问题,仍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助于澄清一些见之于报刊的误记或曲解;其二,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这一位现代作家的全貌。
谏、舆论与北宋改革的命运
作者:王世农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谏制度  舆论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描述:,在北宋权力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北宋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轼“乌诗案”述评
作者:何正泰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诗案”  宋神宗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变法  述评  变法派  司马光  文字狱 
描述:苏轼“乌诗案”述评
郁孤帖和凤墅帖
作者:徐森玉  来源:文物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孤  书法艺术  法帖  墨迹  主要依据  黄山谷  苏东坡  南宋  文物工作者  聂子述 
描述: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近年来已收集了很多珍本、孤本法帖。这里仅就我所认为比较突出的两种珍本法帖作一简单介绍,由于我年岁过高,核对校勘诸多不便,讹误之处希读者教正。
文字狱的先河:乌诗案
作者:胡素文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案  文字狱  监察御史  中国历史  御史台  宋神宗  王安石  周必大 
描述:北宋神宗熙宁二年,赵顼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元丰二年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因诗获罪的乌诗案。元丰已未,东坡坐作诗讪谤,追赴御史狱。当时所供《诗案》,今已印行,所谓《乌诗案
“乌诗案”起因新探
作者:姚复  来源: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案  王安石变法  文字狱  专制主义统治  御史台  监察御史  封建社会  司马光  宋神宗 
描述:年的苏轼,自徐州移知湖州,例行上表谢恩,在谢表中有伏念臣资顽鄙……知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时代
第七讲 乌诗案(下)
作者:黄玉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案  苏轼  王安石  皇帝  太阳  攻击  神宗  人才  讽刺诗 
描述:苏东坡的嘴,何正臣等人用肉体和精神折磨相结合的办法,日夜拷问,羞辱侮骂,威胁恐吓。苏东坡熬不住时,认为"士可杀而不可辱",于是设法吞药而死,却没有死成。我们敬爱的大诗人终于扛不住了。
闲话“乌诗案”始作俑者沈括
作者:翟传海  来源:躬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诗案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墓志铭  三司使  北宋  司天监  政治  梦溪笔谈 
描述: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农学、医学,而且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写下科学经典《梦溪笔谈》的沈括。然而,他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