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蔳柳人家》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
作者:史锦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美 一丈青 乡土文学 刘绍棠 五四新文学 古典文学 新课标 燕赵文化 荷花淀派 性格特征
-
描述:孙犁的<荷花淀>久负盛名,新课标九下选编了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让我们再次走入水乡,领略大运何的风土人情.刘绍棠师承孙犁,继承并发扬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独具风光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
2.1亿元打造牡丹亭梅关景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彭承礼、记者陈济才报道: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梅关古驿道千古传名,“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及代表作《牡丹亭》源远流长……东莞天下粮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瞄准大余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投资
-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
梅边吹笛谱 附补录 二
-
作者:淩廷堪撰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3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中国\清代\史料
-
描述:分上、下2卷。是淩廷堪的词作集,其词无不合律。
-
徐春梅:湖北女篮“常青树”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春梅:湖北女篮“常青树”
-
徐春梅 最高的女火炬手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春梅 最高的女火炬手
-
论梅鼎祚的《昆仑奴》和《玉合记》
-
作者:朱万曙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仑奴 玉合记 汤显祖 梅鼎祚 戏曲创作 祁彪佳 戏曲语言 中国古典戏曲 柳氏 李卓吾
-
描述:鼎祚还是一位受到不一褒贬的戏曲作家,徐复祚、沈德符对他的作品批评尖锐,认为他发展了违背戏曲创作规律的“骈绮”之风;而王骥德对他的创作却备加推崇,甚至将他与汤显祖并列而论。有鉴于此,本文试对他的早期戏曲创作作一探讨,对他晚年创作的《长命缕记》暂不讨论。 “侠”的题材意义 《昆仑奴》与《玉合记》问世后,在当时引发了两个特别的反响:一是李卓吾阅读了剧本,并为它们各写了一篇序言;二是徐渭对《昆仑奴》进行了加工润色,并写下了评论意义。李卓吾作为进步思想家,十分重视戏曲小说,也评论和批点了《水浒传》、《拜月亭》等作品,但对当代戏曲家的作品予以评论则较少。徐渭是一住怀有“奇气”的作家,文艺观和创作都不同流俗,他阅读的戏曲作品为数不少,却独独对《昆仑奴》产生了加工润色的兴趣,同样引人注目。在众多戏曲家的众多作品
-
王安石与梅尧臣唱和农具诗
-
作者:王永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梅尧臣 生产工具 农具 宋代 思想家 参知政事 农业 歌咏 劳动人民
-
描述:思想家、诗人。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后擢升宰相。他在从政时,积极推行新法,后因遭保守派反对而失
-
梅鼎祚与《青泥莲花记》
-
作者:陆林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鼎祚 汤显祖 《四库全书总目》 青泥 罗汝芳 莲花 泰州学派 日记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列朝诗集小传》
-
描述:梅鼎祚与《青泥莲花记》
-
梅尧臣、欧阳修交谊考辨
-
作者:张仲谋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王安石 范仲淹 三十年 文坛盟主 宋代文学 西昆体 考辨 吕夷简
-
描述: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个性、政治观、文艺观诸方面分析了梅、欧二人交谊的基础。以下两部分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对梅、欧交谊的两段公案,作了具体深入的考察辨证,澄清了一些前人的误解与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