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05)
期刊文章(4513)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67)
才乡教育 (24)
地方文献 (10)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5483)
2013(222)
2012(276)
2010(252)
2008(250)
2006(192)
2000(129)
1999(109)
1997(99)
1988(111)
按来源分组
职教论坛(8)
中小学校长(8)
甘肃教育(7)
中小学管理(6)
教育杂志(6)
宁夏教育(5)
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2)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
河北教育·综合版(1)
教育探索(1)
你理应是历史的一部分
作者:张林华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当事人  感觉 
描述:最近集中拜读了一些回忆或评述历史的文字,感慨颇多,感觉充实提高之余,也有一点不太舒服的感觉。有些人不明白其实自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总喜欢相当随意、超然物外地分析历史、臧否历史人物,而每每陷入傲慢虚妄的境地。本来就是当事人,为什么总不愿将自己摆进历史中去呢?
素质教育应是个性教育
作者:张志瑞  来源:学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施素质教育  个性教育  学生个性  新课程改革  全员育人  尊重学生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个性差异 
描述: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全员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和推崇。在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政治呈现多极化的当前世界,教育在经济发
“腼腆”应是“觍颜”
作者:德喜  来源: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2011年9月7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三位与〈我的前半生〉有贡献者》中有句话这样说道:"此书《圣德纪述纂要》专述溥仪就满洲国执政后一些起居情况.由中岛比多吉、林出贤次郎及宝熙、胡嗣瑗、沈瑞麟、张海鹏.熙洽等执笔,极尽腼腆之能事."其中的"腼腆"显然用错了地方.
语文课堂应是生命课堂
作者:张素君 叶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生命课堂  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  关注学生  人文精神  工具理性  教学过程  科学主义思潮  语文教育 
描述: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己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语文与人
消费不应是过节的全部
作者:朱怡  来源:网络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且日益密集,激起网民们的购物欲望,心甘情愿刷爆卡“血拼”。 “消费在大部分的节日里唱主角,显然是电商瞅准了极其可观的经济利益,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力度‘推波助澜 ’的结果。
语文课堂理应是生成的
作者:徐云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和她的“动态生成”观点特别让我感兴趣。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她在《新基础教育》中
学生应是英语课堂的主体
作者:冯秋霞  来源:神州(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地位和主导作用 
描述:学效率,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不应是CCS,应是CCU
作者:谢和平 谢凌志 王昱飞 朱家骅 梁斌 鞠杨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CCU  CCS 
描述:层破坏、地表拱起和诱发地震等潜在风险。因此作者提出二氧化碳减排不应是CCS而应该是CCU,即在低能耗低成本条件下,利用CO2矿化转化天然矿物和固体废物联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将CO2作为一种资源
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
作者:加藤嘉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真正深入人心的"中国",是真正走出去的"人",人的表情、举动、气质,才是代表中国的。公共外交永远是以人为本,靠人推动的。它不仅是政府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家、留学生、游客等民间人士的责任。同时,中国人新形象的塑造也需要外国媒体和民众摆正态度。
听取不同意见应是领导必修课
作者:暂无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同意见  领导者  必修课  文史研究馆  温家宝总理  国务院  中南海  批评性 
描述: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座谈时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