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14)
报纸(701)
图书(88)
学位论文(82)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04)
地方文献 (619)
地方风物 (101)
非遗保护 (37)
宗教集要 (25)
红色文化 (24)
才乡教育 (22)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364)
2013(174)
2012(226)
2005(75)
2003(81)
2000(57)
1999(62)
1998(67)
1994(62)
1979(11)
按来源分组
语文学刊(10)
书屋(6)
高校地质学报(3)
小说评论(2)
邯郸学院学报(2)
商务印书馆(1)
大众日报(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外国文学评论(1)
浅析北宋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的社会政治价值
作者:黄海宾 田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  青苗法  富国 
描述:目的、失败原因展开简要分析,虽然变法失败,但变法的“青苗法”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用当今视角重新审视《牡丹亭》的陈最良
作者:杨昌盛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闺塾》  封建礼教  封建教育  汤显祖  戏曲家  杜丽娘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杰作,第七出戏名为《闺塾》,又叫《春香闹学》。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授课的情景。围绕着教与学的矛盾展开剧情,表现了封建礼教与年轻人天性真情的冲突,对封建教育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于是乎,传统视角在概括陈夫子时,说他是“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
柳永与晏几道词作的名利与情爱
作者:刘丽娜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柳永  情爱  小山词  适应社会  词作  价值取向  名利  风格追求  生活年代 
描述:个固执
看得见风景的花园 论《牡丹亭·惊梦》抒情主体的建构
作者:王音洁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抒情主体  真理  风景  游园  建构  身体  传统 
描述:分地捕捉到这一点可贵的自由,并且继续推进这充满奇想的事件,接下来的幽媾就合情入理了。游园之后,充满新意的身体于焉到来。但这种新意是怎样到来的呢?它如何能通过一场游赏抵达身体
浅谈孔子与周礼:从《论语》记载的非礼行为说起
作者:乔露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非礼  僭越     
描述:态度和对新礼的建构。
供应室管理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林玲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应是管理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 
描述: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解决供应室管理存在的供需矛盾、临床需求等问题,能够提高临床科室人员对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南齐书目录序》“臣洙”之考辨
作者:关加福  来源:金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齐书目录序》  孙洙  陈洙  曾巩 
描述:曾巩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然其在古籍整理方面的贡献亦不容忽视。他在重校《南齐书》后于序文末所参校人,仅其名,以致后学者颇难明其事实。本文本着追寻其史源,考证其讹误,还原其史实的目的。尝试用陈
《伤伸永》教学的成长教育渗入
作者:钱海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长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  《伤仲永》  七年级下册  实验教科书  个人成长  王安石 
描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纪事”第五课选录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见闻录《伤仲永》。文章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为何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
一路向北 荆襄古道探访之旅()
作者:严东华 丁川 刘伟峙  来源:湖北旅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道  荆门市  陆九渊  楚文化  驿站  石桥  历史悠久  地理位置  沙洋  文化研究 
描述:年,孟浩然幽居在鹿门山下,经常骑着一头毛驴,沿古道边走边吟,让这一路风尘都流淌着唐诗韵律的优美与闲适,引得杜牧、刘
浅析“目标分层”在历史教学的应用:以“王安石变法”一课为例
作者:范斌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标分层  历史教学  王安石变法 
描述:"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