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8)
期刊文章(173)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2)
地方风物 (23)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89)
2013(13)
2012(68)
2011(78)
1997(8)
1996(4)
1994(4)
1993(6)
1985(4)
198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半岛都市报(2)
历史教学问题(1)
萌芽(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汇报(1)
大同晚报(1)
长沙晚报(1)
中国教育报(1)
湖北财税(1)
北宋为什么成了南宋——从林语堂笔下的王安石说开去
作者:王松奇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语堂  王安石  北宋  南宋  经济规律  改革  历史人物  国家干预  创新 
描述:王安石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只有顺应经济规律、能提高国民福利水准的政策变动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否则就是制造浪费和混乱的“政策乱动”。
女人最不甘心老--我是怎样成为一个有福之人的?
作者:李淑茹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养生  散文  王英琦  大年龄  保健  起笔  静座  家务  佛学 
描述:女人最不甘心老--我是怎样成为一个有福之人的?
古时食其籽 今日吃其茎 由粮菜的茭白
作者:陈留美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茭白  黑穗菌  《尔雅》  经济价值  《周礼》  《本草纲目》  尿路结石  大便秘结  《本草经集注》  长江流域 
描述:古时食其籽 今日吃其茎 由粮菜的茭白
由《四库提要》看经学古时代的《周礼》学
作者:张玉春 王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古时代  《周礼》学 
描述:《四库提要》记有八部宋代《周礼》学著作,它们的小序、案语、提要显示,虽然宋代被称之为经学的古时代,不重汉学,但是宋学笼罩下的《周礼》学,并不如宋之风气,凿空杜撰;宋儒于《周礼》,持论谨严,考证精详
“学前”为何“学中”:幼儿园“小学化”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文瑶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幼儿园  小学化  学龄前儿童  加减法  思考  学前教育  家长  老师  王安石  儿童教育 
描述:傲于孩子取得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而孩子们也因此,小小年纪就由"学前"步入了"学中".据资深小教老师们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精明,但这种状态到底能持续多久?近日,记者围绕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热议话题进行了多方调查. 学前教育遭遇非难 走进长春市某重点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同学们正在上数学课.黑板上写着3道100以内的加减法.老师要求同学们演算后,给出答案.一分钟后,中排的一名男生迅速举手,老师让他等等其他同学,小男孩显然有些不耐烦,郁闷地放下了手.
吴澄的卦统、卦主、卦
作者:杨效雷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卦统  卦主   
描述:、中孚、小过外,皆以下卦定卦主。吴澄“卦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类比逻辑思维。与此前虞翻、朱熹等人的“卦说”相比,吴澄“卦说”的卦来源更加整齐划一,能够更好地满足诠释卦爻辞的需要。吴澄的“卦统
谢国龙 世纪转型 贵在求“
作者:代安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转型  王安石  书法家  江西 
描述:,这其中,王安石给了他很多思想资源。 由仕而商 勇于改变 在谢国龙的眼中,王安石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法家人物,他把王安石的思想核心总结为一个“”字。王安石身处的时代,内忧外患,没有大丈夫情怀不足以谈革新,成败
牡丹盛开 玉簪方定情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中心  科技文化  白先勇  昆剧  出新  排练 
描述:牡丹已经盛开得那么好了,我们的玉簪有迹可循。
你来看花,心与花俱明
作者:柯柯  来源:幸福(婚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浣熊  洛阳牡丹    所知  武则天  终结  武汉大学  美好生活  雪菜 
描述:说:"好啊好啊,洛阳牡丹天下闻名,武则天最爱赏牡丹了,不是吗?"
在省核工业地质局调研座谈讲话
作者:洪礼和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核工业地质局  调研  地质事业  秘书长  办公楼  铀矿  相山  找矿 
描述:制这样、那样,但核工业地质局的工作.特别是找矿事业从未间断过,队伍也一直没有乱。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最困难,核地质事业依然有发展,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