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558)
报纸(5514)
学位论文(527)
图书(132)
会议论文(1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68)
地方文献 (173)
地方风物 (129)
非遗保护 (39)
才乡教育 (18)
宗教集要 (17)
文化溯源 (12)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4(5621)
2005(264)
2003(216)
2001(206)
1987(134)
1986(107)
1982(63)
1980(28)
1978(4)
1957(3)
按来源分组
长沙晚报(18)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
学术研究(10)
编辑之友(6)
新闻与传播研究(2)
民族研究(1)
宿州师专学报(1)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图书馆学通讯(1)
新闻研究资料(1)
《周礼》中所记交通问题研究
作者:王海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交通  自由词 
描述:方式。本文共分三章对《周礼》中所记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工具。当时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车。车按牵引力的不同,可分为马车、牛车和辇车三种。不同种类的车其细部结构亦应有所差别,但其基本形制相同。车作为交通工具是用来载人和载物的,那么一车可以乘几人,《周礼》对此无明确记载,然依注疏及其他文献可知,一车乘三人为通制,兵车有时可乘四人。另外,还设有专门官吏负责对车辆的管理。马在六畜中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和车的关系。在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古代,马无论从体力和速度上都是极为理想的交通工具。本文按马的身高、毛物、蓄养场合、服务对象的不同对马进行分类。周代养马业发达,周人在养马方面已有比较具体的办法,即:安排好马的四时居所,适宜调节马的饮食,对马进行训练,而且还要对病马进行医治。 第二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道路及交通管理制度。周代交通道路比较发达,不仅包括城市与乡村相互联系的许多条大道,还包括农田间的许多条小道,《周礼》对这些道路的途制亦有明确规定。在周代不仅设有专门官吏负责修筑道路,还采取了植树护路、派官吏检查道路治理情况以便及时修复等措施,对道路进行养护。此外,周代还建立一系列交通管理制度,加强对交通的管理。周代的道路上有馆舍的设置,一则为旅客提供饮食薪刍,二则为旅客提供安全保卫工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周代的驿传制度也变得完备。据《周礼》所记可知,由行夫负责掌理各邦国有无需行礼的福庆丧荒等小事,乘车传达王命,而且周代的驿传采取节级运送的办法,这样才能人畜不劳、其至可速。在周代,无论出入门关、百姓迁徙、商贾运输货物,还是有要事出行的信使和使节,都要持有符节作为身份的证明。若国家发生变故时,要加强交通管制、阻塞道路,以备非常。在周代交通管理体制中,为了确保尊者优先使用交通道路的特权,建有回避止行制度。另外,在周代为了禁止一般人在夜间外出行走,还建有夜禁制度。第三章探讨的是《周礼》中所记的交通礼仪问题。周人以礼治国,在交通方面也是处处遵循礼仪规定的。周人若有王出征伐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祭祀宗庙以告将行。在出行的途中,还要祭祀道路之神。周人在乘车的途中,为了表示对某人、某事或某地的敬意,还要行轼礼。在周代的交通方面,男女有别也是极为讲究的:首先,男子站立乘车,其所乘坐的车子有盖无帷;妇女坐乘,其所乘坐的车子有盖有帷。其次,男女异途,即男子在道路的右边行,妇女在道路的左边行。第三,贵族男子登车时要踏乘石,贵族女子登车时要踏几。周王、王后及其以下的各级贵族,在吉时与丧时要乘坐不同的车子。另外,周人在交通方面也是有等级的。
《周礼》所见若干司法问题研究
作者:关晓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描述:进行了时代定位,同时阐述和总结了《周礼》司法所体现的主体精神极其历史影响。本文在参阅、吸收、借鉴先秦、法制史研究,特别是《周礼》研究方便的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周礼》司法的时代定位、主体精神
明代戏曲「汤评本」研究
作者:翁碧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评本  戏曲评点  戏曲理论  明代戏曲  明代书坊 
描述:評點內容仍能表現當時普遍流行的戲曲理論觀點,因此有其研究的必要與價值。
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先掌握學者諸說的爭議所在,以作為展開真偽考述的基礎;再以四種角度觀照湯評本的諸多問題,一是考察
明代《牡丹亭》批评与改编之研究
作者:陈慧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  汤显祖  牡丹亭  批评  改编 
描述:,可以說已經觸及了導演學的範疇。
在全面研究明代《牡丹亭》批評與改編之內涵意義與成就後,發現若將其研究成果置於戲曲理論發展中審視,也具有特殊意義。綜觀明代《牡丹亭》相關之研究,不論是理論的批評
北宋天人感应政治思想之研究
作者:颜汝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天人感应  政治思想  董仲舒  欧阳修  王安石 
描述:的發生,起因君主施政不當,上天依此示警。在此思想影響下,漢人經常將某一人事與某一災異作連結。而這套思想內涵在董仲舒之後,經許多漢儒的詮釋,並與讖緯相結合,使內涵更加擴充。這套思想至魏晉時仍繼續流行,但只限於政治領域,學術領域則以玄學為主。至唐代,開始出現大規模批評天人感應思想的言論,但當時少有直指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核心進行攻擊。
北宋建國初期,基於國家政權合法性的需求,天命思想被大量運用。因此可見大臣以「天災為時數」的言論回應君主;亦可見天書事件中充斥祥瑞和天命思想。但相對地,也有不斷持批評天書事件的朝臣。在學術上,也有儒者對作為天人感應思想依據的《尚書.洪範》進行反五行災異的理論改造工作。
北宋中晚期的天人感應思想在質與量上都有重大突破。當中雖有持傳統天人感應思想者,但他們更側重兩點:一為自省修德;一為行事應發自內心與至誠。另持天人不相關者也大量出現。此外,亦有言論矛盾者,這可能是基於政治的考量。且對北宋這些大臣而言,不論接受天人是否直接相關,上天譴告的意義都比不上對人世事務的處理。而且,天人不相關的政治思想已成為當時的論述方式,這在唐以前的政治論述中是不存在的。
晏殊珠玉词研究
作者:江姿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珠玉词 
描述:,並細膩曲折的呈現詞人之情感意緒。再就主旨方面而言:晏殊詞大部分抒發傷春悲秋、嘆惜時等感傷情緒或倡導及時行樂之思想,看似消極,但亦可見詞人珍惜時光、熱愛人生、執著理想之生活態度。
其三,就藝術
元 何澄《归庄图》研究
作者:张静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元 何澄《归庄图》研究
晏几道《小山词》研究
作者:刘嘉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叔原  二晏  《小山词》  婉约词  小令 
描述:微的觀照。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先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概況、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做說明;第二章則對詞人的生平事蹟、創作背景,加以考察。雖然傳對晏幾道的生平事蹟並無記載,但我們仍可根據其自序
谭纶海防思想研究
作者:张玲玲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抗倭  海防思想 
描述:明朝抗倭名将谭纶抗倭功绩,并未得到很多人的重视。但大量的史实证明,他参加了东南抗倭斗争,亲自参加和指挥了数十场的抗倭战争,创造并总结出抗倭战略战术,为平息东南倭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谭纶不仅是一位抗倭英雄,更是一位军事理论家。本文对其抗倭总结出来的海防思想进行概略的评述分析。
杨炳武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彦明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杨炳武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