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
-
作者:王锦辉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
-
描述: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北宋传统政治文化,是为宋初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服务的,王安石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抨击与抵制,但同时又表现了某种程度的认同与接受。从总体上看,变法是在北宋传统政治文化的严重影响与制约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变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偏差。
-
李觏法哲学思想分析
-
作者:赖井洋 来源:当代检察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哲学思想 法哲学思想 思想分析 思想分析 李觏 李觏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 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 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 北宋初期 北宋初期 思想家 思想家
-
描述:中国法哲学思想历史久远,各时期思想家都从各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对法的起源、本质与作用,法与道德,法与社会,法与人性等论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北宋初期的思想家李觏(1009—1059)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李觏的法哲学思想进行粗浅的探讨。
-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分析
-
作者:杨利勤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富国 民生
-
描述:为了将北宋王朝从三冗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王安石本着三不畏的精神,开始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实践,由于改革把敛财作为第一要务,忽视或者说顾不上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丛生,国虽富了,民却穷了,王安石变法终归失败。
-
信息中心应是需求分析的主角
-
作者:张振坤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项目产生了兴趣。
-
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
作者:吴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探讨 成矿模式
-
描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做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矿田内围岩蚀变种类繁多,并相互叠加,但仍可显示其分带性,从矿体到围岩可依次划分为5个带,分别为矿化
-
江西东乡--相山中生代火山岩中富铝矿物的发现和成因意义
-
作者:刘昌实 楚雪君 沈渭洲 陈繁荣 王德滋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榴石 石榴石 S型火山岩 S型火山岩 江西省 江西省
-
描述:6×10~8Pa。二长温度计计算长石形成温度为785℃。从而证实石榴石为岩浆成因,厘定了本区火山岩是S型。
-
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凝灰岩铀矿石成因探讨
-
作者:蒋振频 薛振华 董永杰 周万蓬 喻建发 胡荣泉 张柳贵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灰岩 凝灰岩 绿泥石 绿泥石 铀矿床 铀矿床 铀矿石 铀矿石
-
描述:云母等粘土矿物,它们使铀酰络离子稳定性、溶解度降低而解体,使铀还原沉淀并被绿泥石、水云母等吸附.
-
江西相山潜火山岩中淬冷包体的发现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
作者:范洪海 王德滋 刘昌实 赵连泽 沈渭洲 凌洪飞 段芸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因机制 成因机制 淬冷包体 淬冷包体 潜火山岩 潜火山岩 江西相山 江西相山
-
描述:稀土元素曲线和不相容元素蛛网图的形态非常相似.因此,相山潜火山岩岩墙中的闪长质岩石包体是不同成分、不同温度的岩浆经对流及不均一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在成因类型上属淬冷包体.
-
相山及邻区七个火山盆地火山岩岩性特征及成因探讨
-
作者:徐海江 赖绍聪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碎屑熔岩 火山碎屑熔岩 岩性特征 岩性特征 岩石成因 岩石成因 相山及邻区 相山及邻区 江西 江西
-
描述:是熔离成因,而是由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熔岩中的斜长石牌号变化大,钾长石主要是低透长石,表明岩石的形成具有高温特征。不同岩石相的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有明显的形态标型。碎眉熔岩中的石英碎斑结构,主
-
江西相山碎斑溶岩成因及其控矿作用的讨论
-
作者:李邦达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碎斑熔岩复式穹窿 火山侵出通道 环锥状构造 江西相山
-
描述:山侵出相碎斑熔岩,具有一个主火山侵出通道和多个侧火山侵出通道的碎斑熔岩复式穹窿,其主、侧火山侵出通道机构及复式穹窿环锥状构造控制了矿田的格局及矿床和富矿体的生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