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戏曲研究
-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
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
-
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
-
作者:朱亚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 临川四梦
-
描述:之篇、眷恋朋友之章、壮志难酬之吟无不表现着情志合一的特色。汤戏曲虽以“至情”论而闻名,但也不乏对志的高扬。他戏曲中对志的高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理想,婚姻观念,封建孝道。 汤显祖的诗歌
-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
作者:周锡山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儒道佛 情至论 神韵说 “情至”论 戏曲创作 《牡丹亭》 文学批评 理论贡献
-
描述:佛三家精华相结合之产
-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
-
作者:顾聆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戏曲 《西厢》 《琵琶记》 《牡丹亭》 王世贞 汤显祖 《拜月亭》 戏曲理论批评 文学性
-
描述: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顾聆森戏曲理论批评与戏曲活动与生俱来。但在它的前期,只不过局限于对词藻的品评或从事考证本事、源流等一些表层活动。随着昆曲实践的发展深入,品曲的理论建树以其瞩目的广泛性与深刻性
-
人生如梦:戏曲与梦幻的勾连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明代戏曲 社会人生 戏曲创作 戏剧文学 牡丹亭 剧作家 功名利禄 人生观
-
描述:远都是善于写梦的大手笔。在戏曲批评史上,不少理论家以梦释戏,对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和戏曲迷离惝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理论概括。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说: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曲
-
论汤显祖戏曲艺术表演方法的特点及其形成
-
作者:姚莽 来源:戏剧学习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汤显祖戏曲艺术表演方法的特点及其形成
-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精神
-
作者:谭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寓言精神
-
描述:寓言精神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汤显祖在创作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热情,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他的戏曲创作具有强烈的寓言性。"临川四梦"就是其寓言精神的具体体现。
-
刘绍棠与戏曲
-
作者:郭启宏 来源:新剧本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与戏曲
-
吴梅的戏曲批评
-
作者:邓乔彬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 戏曲批评 元剧 作品 汤显祖 杂剧 四梦 中国戏曲 香囊 词藻
-
描述:》,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传统诗话、词话一样,清代以前的戏曲批评往往失之过简,令人“点”而难“悟”,尽管有些评论十分精到,但总的说来是不成系统的。 清人姚燮(1805—1864)曾作《今乐考证
-
戏曲音乐的发展需要音乐家
-
作者:何为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山腔 戏曲演唱 汤显祖 文化工作 魏良辅 剧团 剧作家 戏曲演员 长生殿 作品
-
描述:提出这个问题,也许会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戏曲音乐本来就是民间的一种集体创造,它要什么作曲家呢?据说,有一个地方做文化工作的领导,对戏曲剧团的编制里设有作曲人员大为不解,认为:传统的腔调不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