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8)
报纸(100)
学位论文(24)
图书(18)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4)
地方文献 (25)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3)
2011(45)
2010(32)
2009(35)
2006(25)
2001(18)
1996(14)
1994(13)
1991(14)
1987(5)
按来源分组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3)
考试周刊(1)
东方艺术(1)
中学语文(1)
新京报(1)
小学语文(1)
戏文(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
桂海春秋(1)
永平寺参
作者:三部义道 张文良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接待处  接待工作  大讲堂  同伴  曹洞宗  舒适感  洪亮的声音  修行者  就寝时间  事务流程 
描述:永平寺参
李渔戏剧观众简论
作者:王建设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  李渔  戏剧发展  戏剧活动  审美追求  戏曲理论  审美观念  《牡丹亭》  戏剧美学  人情物理 
描述:这是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妨重复一遍: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 ——引言(摘自弗朗西斯库·萨赛《戏剧美学初探》)
陈白沙“为”思想研究
作者:叶蓬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王阳明  湛若水  心学  哲学家  陆象山  探究  思维方法  手段 
描述:和行、学术和人格修养于一体的特点。正是在学术和做人一体的“为”活动中,陈白沙通过自身对世界、人生的本性、规律的个体性的独特体验,展示了儒家为的共同哲学意境。以“为”为哲学活动中心是自孔子
陆象山知识研究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象山知识研究
李氏乐录
作者:  李塨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代音乐\音乐史\中国\清代 
描述: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及器色相配等有关理论,并著《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器色七声还相为富图、《器色七声隔八相生图》、《龠色下生上生图》、《七调圆图》、《隔八相声
音乐卷中国古代音乐史
作者:金文达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史  中国  中国  古代  古代 
描述:音乐卷中国古代音乐史
周礼全先生的语用思想
作者:李先焜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现代符号学与现代逻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同样在二十世纪得到蓬勃的发展。周礼全先生不仅是我国一位著名的逻辑学家,而且是最早引进与研究现代符号学的学者。他在四十年代末期已经与美国著名哲学家与符号学家莫里斯(Charles Morris,
朱熹礼思想研究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描述:特征和个性。朱熹的礼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这些特点均是在朱熹与各学派的论争、激辩、批评、吸收中表现出来的,又鲜明地体现在朱熹的礼实践中。朱熹的礼思想充分展现
汉宋《孝经》论考
作者:罗圣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孝经》  谶纬  注疏  司马光  朱熹  陆九渊 
描述:孝經》學史的研究,本文探討由漢至宋《孝經》學史的發展。漢初因其政治與制度上的理由,《孝經》恢復先秦顯學的地位,影響往後的禮制與政治;佐以讖緯的興起,《孝經》與《孝經》讖緯的衍生說法,更是深植於民間風俗,是漢代《孝經》學的主流。關於漢唐之間的空白,本文利用《孝經注疏》,論證《孝經》是魏晉六朝時期,溝通名教與自然的重要根據;另一方面,經由唐代君臣的詮釋,《孝經》脫離了災異式的思維,又發揮其所本有的諫諍觀念。進入宋代,《孝經》對司馬光等人有特殊涵義,不過在疑經考辨的風氣之下,《孝經》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逐漸衰微,即使後來有陸九淵等人的努力,《孝經》的衰落已無可挽回。
王安石与北宋道德性命
作者:徐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道德性命的阶段性,将王安石与北宋前期道德思想,以及同时稍后的道学派二程的关系总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庆历新政派的名教重建与同时稍后的邵雍、周敦颐的内省修养,以庆历新政派与守旧派的名实之争为其思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