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
作者:熊四智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特色 酒文化 川酒 蜀酒 出土文物 《周礼》 文献资料 四川 清酒 三星堆文化
-
描述: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
《耳食录》的艺术特色
-
作者:赖思颖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艺术特色
-
描述:足以代表乐钧文学成就的,是其文言短篇小说《耳食录》。它作为一部成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在艺术上很难超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是它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范汀霏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满江红 辛弃疾词 艺术特色 作者 孟浩然 英雄 色貌 作品 女子 王安石
-
描述: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位重要词人。王静安先生就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赞他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
戏曲服装造型设计的审美意识
-
作者:张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装造型设计 服装设计 审美意识 人物形象 传统戏曲 观众 审美价值 人物性格 中国戏曲 《牡丹亭》
-
描述:戏曲服装造型设计的审美意识张艺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戏曲服装也经过漫长的岁月成为国之瑰宝,并且大放异彩。这一切都是由于许许多多的服装设计者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注入新的审美意识,使其艺术生命充满活力
-
明代的翻案剧及其审美风尚述论
-
作者:王良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剧 审美风尚 《焚香记》 《紫钗记》
-
描述:继《西厢记》、《琵琶记》之后,明代也产生了《焚香记》与《紫钗记》等著名翻案剧。与《西厢记》、《琵琶记》言情、教化等主旨不同,明代翻案剧的发生、发展则与参与者对戏剧这种文体的审美期待息息相关
-
《牡丹亭》情梦相映的审美诉求
-
作者:刘云霞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相映 审美诉求 生命感悟
-
描述:,形成作者特有的审美诉求,表现作者特有的生命感悟意蕴。[著者文摘]
-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作者:修海林 李吉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音乐史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
描述: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作者:刘昌海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
作者:刘文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
描述: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