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论》看王夫之的史论特点
作者:高平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论》  王安石变法  经世思想  历史比较法  史论  宋太祖  治乱兴衰  历史辩证法  历史事实 
描述:从《论》看王夫之的史论特点
曾布书
作者:暂无 来源:故宫周刊 年份:192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布书
户籍制度问题
作者:穆朝庆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宋代  女口  会要辑稿  户口数  赋役制度  人口数    统计  王应麟 
描述:文化等方面活动的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在宋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宋代户籍中是否不计女口?当时户部统计的人口数是否全部人口数?解决这一悬案,将有助于对整个宋史的研究。本文试作探讨,以就正于史学界。
浅谈诗中的形象思维
作者:孙文葵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唐宋诗  唐诗  古代诗歌  苏轼  古典诗歌  历史继承性  社会主义文化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糟粕”,使新诗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
高宗与《春秋》学
作者:张尚英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学  高宗  《中州学刊》  《春秋传》  典型事例  文章主旨  王安石  胡安国 
描述:高宗与《春秋》学
苏适墓志及其他
作者:李绍连  来源:文物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苏轼  苏辙  三苏  黄氏  合葬墓  夫妇  衣冠  书法  周亮工 
描述:北宋苏洵和苏轼、苏辙,是著名的文学家,世称"三苏"。三人中,苏轼的文章和书法,更为人们所推崇。死后有人还为他们修祠立碑,甚至修建衣冠塚,年月久远,对于他们究竟葬于何处,反而真伪莫辨,以至产生了不同的传说和记载。苏适(音括)墓的发现和墓志的出土,帮助我们澄清了这个问题。
曾巩墓志
作者:洛原  来源:文物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曾巩  曾致尧  中书舍人  王安石  南丰  江西  欧阳修  易占  太常寺 
描述:夫曾致尧墓,先葬南丰县东固,后改葬龙池乡。王安石志铭。"《南丰县
一代愤青神宗
作者:风临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宗  王安石  改革  皇帝  北宋  朝廷  熙宁变法  包拯  少年  仁宗 
描述:走开的神宗,曹后长叹一声。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过世的仁宗。13岁当皇帝时,仁宗已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驾驭臣子于不动声色。而眼前这个20岁的天子却把什么都写在一张脸上。她不知道这样热血冲动的皇帝主导的改革,会把朝廷变成什么样子。
易在元代的发展
作者:梁韦弦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学启蒙  周易本义  元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宋代易学  朱熹  易学史  象数学  吴澄  具体内容 
描述:学发展一般状况的概括也较为明朗。元代的易学是易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要对易兴衰变化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对于元代易学的具体内容及其一般状况的了解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至目前人们在这
略论以后的儒与商
作者:黄书光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商人  治生  儒士  资本主义萌芽  内在原因  士大夫  重商  朱熹  唐代科举  王安石 
描述:正是由于大量取士,造成机构臃肿,冗员激增,国家处于积贫状态.一般士大夫的俸禄也就十分菲薄,并没有享受到千钟粟、黄金屋的生活待遇.仁宗时,王安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