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心与自由: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新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流派 心学体系 本心 心即理 道德自由 精神自由
-
描述: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宛如理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心",挖掘
-
赵孟頫书法研究二题
-
作者:黄惇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孟 书法研究 小楷 黄素 内景 董其昌 高丽 李齐贤 审美倾向 虞集
-
描述:一、赵孟頫小楷与东晋杨羲《黄素黄庭内景经》赵盂頫小楷在三十三岁时曾用功于钟繇,在《哀鲜于伯几》诗中称:“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今存其为鲜于枢书先君墓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大德二年(1298年)元成宗曾召病休
-
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与深化
-
作者:缪俊杰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文学 文化底蕴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发展 汤显祖 地域文化 熊佛西 陶渊明 人文传统 文化研究
-
描述:江西向被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也是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的文学沃土。自陶渊明以来,江西相继出现了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汤显祖、蒋士铨
-
《牡丹亭》下场诗集唐之研究
-
作者:陈富容 来源:辅仁国文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下场诗 集唐 集句
-
描述:亭〉下场诗的成就,相对的是被忽略了。但我们只要仔细阅读分析《牡丹亭〉
的下场诗,便可发现这五十五首集句诗,绝对是汤显祖用心经营之所在,它不但符
合近体诗格律,崭新的诗意也在戏剧中,充分的发挥了抒情与叙事作用。本文即透
过对《牡丹亭〉下场诗的集句选材、格律、诗意等内涵的分析讨论,还原〈牡丹亭〉
另一层面的创作意义。
-
王安石《字说》辑
-
作者:张宗祥辑录 曹锦炎点校 来源: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汉字 文字学 文字学
-
描述:王安石《字说》辑
-
茅盾诗赞王安石
-
作者:曾敏之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敏之
茅盾先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主将之一。1920年曾接编《小说月报》。1921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28年前后创作《蚀》三部曲,揭示大革命时期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1930
-
王安石是被乱箭射死的吗
-
作者:白金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戊戌维新 谭嗣同 代表人 悲剧 北宋 断刀 华侨 出版社
-
描述: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面子!面子!》一书,第14页有这样一段话: 商鞅变法,秦强而成一统,但后来他竟遭车裂;王安石变法,北宋因此富国强兵,他竟被乱箭射死;谭嗣同等戊戌维新代表人物, 一个个魂断刀下
-
论王安石议政咏物诗
-
作者:李唐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诗议政 咏物诗 暗喻
-
描述:与某种“政理”暗合, 在联想的艺术机制作用下, 暗中形成议政的语境。
-
王安石为僧题诗
-
作者:潘焕新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花是名花,色是空色,一尘不染,仙法佛
-
王安石联对清风公
-
作者:周华 来源:山海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联对清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