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体自妙 暮年益风流——从一首诗看王安石晚年创作风格
-
作者:杨海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风格 王荆公体 晚年 小诗 主人 作者 花木 自然山水 风流
-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湖阴先生是作者住在金陵紫金山(钟山)下时的邻居。该诗共二首,我们不妨选其第一首来看王安石先生晚年创作风格。这首题壁之作,描写山中人家的初夏景色,清新别致
-
王安石的《言事书》与司马光的《论财利疏》
-
作者:顾全芳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论财利疏》 节省开支 发展生产 宋神宗 农工商 言论 改革设想 文集
-
描述:由于史学家对《言事书》评论较多,而对《论财利疏》则重视不够,本文重点探索后者的内容及其意义,
-
从《王安石杂诗》卷看鲜于枢的书风
-
作者:楚默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杂诗 书风 用笔 赵孟 书法思想 行草书 作品 元代 线条
-
描述:。其实鲜于枢长赵孟頫8岁,其书作,一直受到赵孟頫的推崇,鲜死后,其儿子鲜于必明持父
-
人·自然·诗——读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作者:巩本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与自然 艺术表现手法 山居 山水自然 杨柳依依 生机盎然 南京 两山 和谐
-
描述:的诗人,朦胧之中,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是在友人舍中,还
-
从钱钟书评点看王安石诗歌“袭故”的得与失
-
作者:郭艳丽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袭故 钱钟书 诗歌评点 “以才学为诗” 点铁成金
-
描述:袭故”之作存在优劣之分。如何评价他的“袭故”之举及其作品的优劣,不仅影响我们对宋诗的认识与理解,在当下也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
古代散文丛书 王安石散文选集
-
作者: 宋 王安石 洪本健选注 郑法清 徐柏容 来源: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
描述:古代散文丛书 王安石散文选集
-
王家上天,司马入地
-
作者:马军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北宋时期 人生轨迹 标志性 辞世
-
描述:、坐以待毙呢?他在《答司馬谏议书》中明确地写出了面对的境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一个“汹汹然
-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紫金岁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通鉴》 《资治通鉴》 《通志》 编年体史书 王安石 三个阶段 《史记》 史学 举撮机要
-
描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御史中丞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主编的《资治通鉴》,规模宏伟,成就空前,是中国古代编年体通史巨擘
-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
作者:吴爽 来源:商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内容 理财思想 借鉴意义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虽未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但其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对王安石的变法内容、理财思想加以分析,探索王安石变法中体现出的理财思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