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评朱熹
作者:黄佳耿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三纲五常  唯心主义  林彪反党集团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  劳动人民  批判 
描述: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临川四梦”的教益
作者:黄文锡  来源:剧本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性  唯物主义  主体意识  异化  认识价值  临川四梦  唯心主义  汤显祖  牡丹亭  哲学思想 
描述:黄文锡在他的文章《“临川四梦”的教益》中代编者就此做了答,此不赘言。现在不少人以为“里程碑”之说用滥,那么恕我们暂且把汤显祖视为个里程碑,试请读者同我们一起度一度:这三百七十年来,我们戏曲创作从灵魂到样式,到底向前迈进了多少,“新潮流”到底新了多少。
文言文教学札记三则
作者:蔡丽颜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  唯心主义  人才观  爱莲说  札记  王安石  文言课文  写作时间  初中语文 
描述:)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第221页“作者简介”条也说是他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而第222页引梁杞林文,则认为作于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的朴素辩证法——兼谈儒法斗争与自然
作者:徐德荣 潘树广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草药  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知识  梦溪笔谈  沈括  自然辩证法  王安石  唯心主义  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法 
描述:有时他们似乎也在那里高谈天文地理、数学医术,但不是提出荒谬绝伦的命题,就是肆意歪曲已有的科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
作者:郝树声  来源:发展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意识形态  《公羊传》  《周礼》  独尊儒术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唯心主义  龚自珍 
描述: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末二千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汉代设五经博士,把上古流传下来并经孔子整理删定的《诗》、《书》、《礼》、《...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二)
作者:薛季文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杰出人物  戴震  程朱理学  唯心主义  龚自珍  王安石  司马光  韩愈  王夫之  “理” 
描述: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的目的出发所提出的青苗、农田水利方田均税、免役、保
简析宋明时期“成性”与“复性”之争(续)
作者:丁桢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发明本心  “致良知”  陆九渊  人性论  唯心主义  人性学说  认识论  理论体系  本体论 
描述:则讲“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因此,王守仁所谓“致良知”的学说既是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同时也是他的人性论与伦理学说。那末,什么是人呢?王守仁说:“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
杨简的泛心观及其特点
作者:陈寒玉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理论贡献  宇宙  唯心主义  陆九渊  一元论  精神存在  理论特点  三才  自然性 
描述: 南宋浙江地区有“甬上四先生”承继陆九渊的“心”学并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又以杨简最负盛名。他的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唯心主义一元论模式,即独特的泛心观。杨简(公元1141~1225年或1126年),字敬仲
人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作者:孙彦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马克思主义  德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青年马克思  唯心主义  现实生活过程  唯物主义  人本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 
描述:文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原话出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听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0页) 诚然,这里确实讲到了他们哲学的出发点和人的关系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第一,这段论述是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针对性的。当时的情况是,“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
评朱熹的改革理论
作者:张全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改革理论  熙宁变法  明清之际  王安石  宋王朝  程朱理学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偶像崇拜 
描述:,特别是在史学界一度盛行的那种对历史人物的划分、采取非左即右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影响下,朱熹自然而然地成了反动人物的代表,被当作投降派和保守派的同义词。时至今日,这种违背历史的唯心主义史学研究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