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1)
报纸(383)
图书(66)
学位论文(26)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10)
地方文献 (329)
地方风物 (53)
宗教集要 (20)
红色文化 (18)
才乡教育 (18)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2)
2013(66)
2011(135)
2010(132)
2009(108)
2007(72)
2006(49)
2001(40)
1998(35)
1979(11)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9)
剧作家(4)
京华时报(3)
社会科学杂志(1)
长河晨刊(1)
小学教学设计(1)
青春(1)
健康必读(1)
张家界日报(1)
大众日报(1)
深圳晚报赵青获省第九届金枪奖 深圳报业集团驻穗
作者:暂无 来源: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晶报广州11月8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 姚嘉莉 李纪泽)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今天在广州举行大会,庆祝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并颁发第九届广东新闻金枪奖、金话筒奖,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深圳晚报赵青荣获本届金枪奖。 除深圳晚报赵青外,深圳广电集团李也平也获金枪奖。 深圳广电集团董超获得第九届广东新闻金话筒
仁爱精勤 学验俱丰———主任中药师刘绍贵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名医档案] 刘绍贵,主任中药师,评审专家,全国第三批和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现在附一院药剂科工作。长期从事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对中医品质鉴定、炮制、制剂、调剂、贮存保管及中药合理应用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除精通中药专业理论,掌握前沿研究动态外,在中药临床应用研
立足实际实现企业农民“双赢”-——创业典型、宜昌五东薯业
作者:暂无 来源:三峡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03年,刘绍甫创办宜昌五东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率先使用自动化国产设备在国内生产和销售马铃薯全粉。凭着一股闯劲和对事业一种虔诚的执著,在6年时间里,刘绍甫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现已拥有总资产2000多万元,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年利税250万元,年消耗马铃薯14000吨,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100
全国首批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启动将拉动农村消费500亿元本报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贸易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继家电和汽车下乡之后,建材下乡也拉开了序幕。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宣布,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参加试点的木制建材生产企业将采取直接让利的方式,对购买木制建材指定下乡产品的农村消费者实行补贴。 企业直接让利不低于15% “木制建材下乡
维护和谐稳定 促进科学发展:全省优秀公安局王益公安分局
作者:滕兑宪 张翔 刘玉周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维护和谐稳定 促进科学发展:全省优秀公安局王益公安分局
创业不忘国防 致富更重拥军 ——省“爱国拥军模范”王
作者:暂无 来源:湖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省昨天召开纪念建军83周年暨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作为拥军先进个人,来自我市德清县浙盟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益民获得了省“爱国拥军模范”光荣称号。 王益民,一名普通的私营企业主。他没有当过一天兵,却有着浓浓的拥军情结;他没有住过军营,却崇拜军人气节。从2002年至今,他热衷拥军,用各种方式表达对
领“运输屯”跑上“致富路” ——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特色经济路真宽,发展运输勇争先,变废为宝过难关,百姓致富尽心欢!”这首打油诗称赞的主角是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洲,他带领全村人发展特色经济,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他也被亲切地称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高手”。 多年来,刘高手村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全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要想单纯依靠传统种植业致富,
津门地铁“铁百合” ——中铁十六局二公司天津
作者:暂无 来源:首都建设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古人曾用“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来形容百合花的清新柔美,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天津地铁项目部也有一只百合花,在钢筋与混凝土组成的世界里傲然绽放,凭借坚强果敢和敢为人先的气势被人称为“铁百合”,她就是项目总工程师王英茹。 短发、皮肤黝黑、声音沙哑,说话直来直去却见解独到、
三十三年如一日的模范环卫工-——文登市环卫处垃圾清运工吴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宋亮 通讯员 孙丛丛 清晨五点,马路上车辆人流还很稀疏,但文登城郊的垃圾箱已很洁净。每当看到一车车垃圾被送出市区、一排排垃圾箱整齐划一,清洁工吴炳明黝红的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这是我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刻!” 现年54岁的吴炳明从事环卫工作已有33个春秋,做过22年的挑粪工和11年的垃圾清运工
带民增收的好书记 ——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党支部书记吴炯□
作者:暂无 来源:黔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脑子灵活,有干劲,点子多,能为群众办实事”这是龙场村群众对村支部书记吴炯的总评价。几年来,在吴炯的带领下,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呈现出社会安定,干群和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局面。昔日泥泞的入村简易公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一幢幢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自来水伸向各家各户,农用车来回奔忙。提起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