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
报纸(18)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
地方文献 (11)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2)
2009(7)
2007(11)
2005(1)
1997(10)
1995(4)
1994(1)
1992(1)
1987(6)
1985(5)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5)
写作(4)
文化月刊(2)
民主(2)
中学生(1)
中国金融(1)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1)
试论《诗薮》体例对文学史写作的意义
作者:王明辉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体例  文学史 
描述: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晚期一部较突出的诗学专著,学界对其研究一直不够,尤其是其体制意义,更是很少人涉及。事实上,《诗薮》在体例、结构、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批评著作的新标准,对后来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创作影响很大,《诗薮》可以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一部诗歌史著作。
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作者:赖葵文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改革与创新  目标  目的  教学内容  措施与方法 
描述:应用写作课是我国高校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必修课。本文认为对这门课的讲授,应视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主体应有这几个构件:一是落实"应用"的目标、目的;二是力求精当的教学内容;三是讲究实和活的教学
晏几道词:伤心人的感伤写作
作者:于东新 唐雪琼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感伤 
描述:上 ,他借助了“追忆”与梦境 ,借助于章法上的顿挫多姿以及语言上“字外盘旋 ,句中含吐”等艺术手段 ,并且注重向诗歌和慢词长调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令词在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上超越《花间》 ,呈现出一种开新拓展的新气象
论文人词写作经验对晏几道之影响
作者:王小岩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文人词  文人词  主题契约  主题契约 
描述:因晏几道生平材料过少,以知人论世的方式来研究其词,无疑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文人词作为乐府的一种延续,主要体现在主题契约上,这一点对晏几道词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晏几道而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创作经验也不能忽略。
韩晗: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韩晗 马建智  来源:青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专业作家  写作姿态  散文化  写作者  小说  职业作家 
描述: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著述动机的制约与汉魏六朝小说的写作
作者:赵建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小说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  汉魏六朝  写作动机  胡应麟  中国小说史略  志人小说  搜神记  鲁迅 
描述:汉魏六朝小说在小说系统中最为特异。究其原因,则在于著者的著述动机不同,即著者非"作意"或"有意"为小说。明人胡应麟云:"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应是“金戈铁马”
作者:吴导民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10年  2010年  “桃花源”  “桃花源”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交界处  交界处  历史  历史  文章  文章  写作  写作 
描述:”才对。
每天写一点
作者:舒银霞  来源:新高考(高二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作文  福楼拜  改写  莫泊桑  有意识  句子  牡丹亭  写作  同学 
描述:林清玄从小立志当作家,当初就是不相信自己写不好文章,于是每天练习写3 000字,后来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不要说每天写3 000字,就是每天抄3 000字,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也像登月球那样困难。但我认为,每天写150字,长久坚持,就能帮我们把作文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