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3)
报纸(179)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1)
地方文献 (62)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8)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09(28)
2005(12)
2004(10)
2000(9)
1998(9)
1993(4)
1992(4)
1988(8)
1985(3)
1962(1)
按来源分组
四川戏剧(3)
石油钻采工艺(2)
扬子晚报(2)
教学与研究(1)
中华文化论坛(1)
中文自修(1)
社会科学研究(1)
瞭望(1)
水利学报(1)
地质科学译丛(1)
王安石与苏轼的世界观解读
作者:姚磊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世界观  解读  苏轼  高中语文教材  《石钟山记》  古文经 
描述:一.重读经典 挖掘新意《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经典。其中前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代表作。创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
王安石《老子注》评述
作者:李欣复 纪燕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老子注》  王安石《老子注》  援道入儒  援道入儒  儒道相通  儒道相通 
描述:念和重要字词句之高水平解读。明乎此,不仅有关争议可致解决,尤可对其在老子研究史上之地位、价值作出公正、恰当评价。
南京:奏改革交响曲
作者:暂无 来源:群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南京  交响曲  2010年  改革精神  改革试点  王安石  大部制 
描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北宋“改革名臣”王安石的改革精神深深融注在南京的血脉中,无论是28年前的改革试点、10年前的区县改革,还是2010年的大部制改革,每一次都一着不让
探宋瓷中的“理”
作者:解荣昌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宋瓷  宋代文化  陶瓷艺术  审美观  造型  文人画  陆九渊  思想体系  装饰 
描述:一、理学的兴起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宋代儒学把自然规律主体化、伦理道德本体化,构建了以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
王安石与苏轼的世界观解读
作者:姚磊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的世界观解读
红学家议曹寅、《红楼梦》与镇江的联系有专家建议:金山寺可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红学家议曹寅、《红楼梦》与镇江的联系有专家建议:金山寺可
正觉寺开放数日市民纷纷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正觉寺开放数日市民纷纷
全本戏与折子戏:青春版《牡丹亭》议带来的启示
作者:王玉坤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本戏  折子戏 
描述:求,探讨现代传播媒介下如何利用全本戏的形式以故事消除观众的接受障碍,引导并培养观众的欣赏习惯,为传统的戏曲艺术的传承开拓新的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芹燕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功能  青春版《牡丹亭》  出版  电视媒体  国家剧院  传播符号  泸州老窖 
描述: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
土壤天然释光测量方法在相山铀矿的应用
作者:白雪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天然释光  土壤天然释光  相山铀矿  相山铀矿  释光剂量仪  释光剂量仪 
描述:释光曲线进行解释,确定了本次试验的部分测量参数。共计样品个数为210个,测量样品数为538个。并且与其他的放射性方法做了比较。本论文经过室内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相山铀矿区上方存在释光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