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郑玄就音求义训诂原则
-
作者:吴福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氏 古音 郑玄 义训 训诂原则 假借字 声训 《周礼 转语 文字
-
描述: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
理解教材 改进教法──“九义”中国历史教材的教学尝试
-
作者:徐宗海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教材 新教材 改进教法 理解教材 历史学科 教学尝试 王安石变法 初中历史教学 国情教育 宗法制
-
描述:理解教材 改进教法──“九义”中国历史教材的教学尝试徐宗海人教版“九义”初中历史教材以崭新的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知识范围,向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在转变教育
-
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
-
作者:李同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徽定远 “而”字 汉语大字典 李同生 高中语文 “以”字 等级区分 王安石
-
描述: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安徽定远中学李同生高中语文(人教社1990年10月版)第一册《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条注释值得商讨。课文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的“卒葬
-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新解
-
作者:刘洪波 刘凡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鲁论》 踰 孔子 仁义 利
-
描述:“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一句与今本《论语》在文字上就有差异,笔者认为竹简本中此句当属《鲁论》,“踰”应理解成“超过”、“超出”的意思,这种理解是与孔子思想相符的。
-
论《周礼》和《仪礼》中贾公彦义疏的语法观
-
作者:程艳梅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 《仪礼》 义疏 语法
-
描述:唐初贾公彦对《周礼》、《仪礼》所作的义疏涉及传统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在语法方面也时有发明。贾公彦的语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实词和虚词的区分;二、对虚词的诠释;三、对实词活用的探讨;四
-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诠
-
作者:丛文俊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三德”、“道艺”古义?诠
-
《周礼》双音节名物词词源义探求举隅
-
作者:刘兴均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物词 结构类型 词源义
-
描述:义的凝固及其命名之由
-
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与胡义成先生
-
作者:杨俊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丘处机 全真道士 百回本《西游记》 茅山 虞集序
-
描述: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否定吴承恩力主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徒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的观点,作者从道教与《西游记》、茅山与《西游记》、虞集序真伪与《西游记》等关系正本清源,驳斥胡义成等立论暨论据的错误,指出百
-
径义诗赋随时更革:宋朝科举制度建设之三
-
作者:徐梓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赋取士 制度建设 科举考试 进士科 经义 明经 科举改革 宋朝 考试科目 王安石
-
描述: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考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考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
惨遭“灭十族”的义臣方孝孺
-
作者:徐世平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孝孺 汤显祖 戏剧家 黄宗羲 郭沫若 殉道 胡适
-
描述:的迂腐和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