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
报纸(87)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4)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3(13)
2012(14)
2011(26)
2010(17)
2009(11)
2008(10)
2007(11)
2000(7)
1997(1)
按来源分组
华中建筑(2)
中国文化报(1)
中华散文(1)
金卡工程(1)
中国计算机用户(1)
中关村(1)
晚报文萃(1)
中国西部科技(1)
青春岁月(1)
信息教研周刊(1)
收藏佛教艺术的内在精神(上) ——惠州天
作者:张菁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听说您对佛教收藏品特别感兴趣,然后还从海外请回了很多佛教文物,您为什么会对佛教收藏品这么感兴趣呢? 吴宏: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刚开始收藏东西的时候,是从雕刻开始收藏的。当时收藏一些木雕什么的,后来逐渐的才去收藏瓷器,然后从瓷器又喜欢到字画、青铜器,最后才到佛教美术,它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佛教
南海北部陆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作者:姚伯初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高速地壳层  地壳减薄  张性构造运动  缝合线  南海北部 
描述: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陆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陆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
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仲永》的艺术特色
作者:张汉清 方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王安石  重要性  后天学习  唐宋八大家  警醒  艺术特色  变化过程  青年时期  文章 
描述: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识解超群,具有巨大的服人力量。《伤仲永》是王安石青年时期写的一篇短文,它通过方仲永由神童沦为“众人”的故事,论析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文章事论析,警醒动人
白鹤亮翅——王英琦的太极、气功
作者:陈可大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太极拳  气功  采访  辩证法  矛盾论  规律  生命系统  修炼  潜能 
描述:证法再来。”我从《女友》等报刊早已得知,王英琦近年基本谢绝采访,正在“面壁修炼”。问及此事,她说不准确。她说我不是想当隐士,目的也并非为了一己
这一场美丽的误 徽州余梦
作者:暂无 来源:数字生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生活  徽州古民居  视觉  汤显祖  徽派建筑  油菜地  黄山  徽商  天井  砖木结构 
描述:起意去徽州,完全是冲着意想中的风花雪月,皆因去年春天在那里遭遇的似锦繁花:金黄灿烂的油菜花、赛似白雪的梨花,还有粉红姹嫣的桃花……然而,经过再三的耽搁,待我们驱车进入安徽境内时,繁花已然凋零,碧绿的油菜地里只见零星的碎黄,枝头更只余残花败红。
寻梦:杜丽娘与柳梦梅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寻梦  痴情  汤显祖  灵与肉  超越时空  生与死  伤春  泪腺 
描述:寻梦:杜丽娘与柳梦梅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身在最高层
作者:暂无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利共赢  云遮  飞来峰  王安石  新篇章  东亚国家  总理  讲话  开放  古诗 
描述:2005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讲话,温总理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有句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身在最高层。’我坚信,只要我们站
及时为学 随事炼心:李瑞清的金石
作者:李玉萍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金文  书法  研究金  清末民初  为学  篆书  金石  古文字学  铭文 
描述:清末民初,从考古、古文字学角度研究金文的人很多。这些人,主要研究其图形考释铭文及文字的音、形、义等,而对于丰富多彩的金文书法却涉猎者甚少。在此情形之下,李瑞清与金石产生了不解之缘——他对金文进行了深入地学习
张达文主编《四代墨书画集》出版
作者:黄永昌  来源:大埔乡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达文主编《四代墨书画集》出版
王安石:名高千载图强,后来谁与子争先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国富民强  特立独行  文学史  文章  历史 
描述:他学贯一时,文章瑰玮,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敢做敢为,矢志改革,一生为了矫世交俗、国富民强而奋斗不已:他豪迈耿介,特立独行,当别人只会匍匐在传统脚下时,他却站在变革面前,以其卓绝之行,写下了辉煌悲壮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