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创建“新学”与改革科举和教育
作者:尹稚林 尹承琳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学”  改革科举  改革学校教育 
描述: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变法期间 ,王安石对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科举与教育亦非常重视。关于科举制的改革 ,可以概括为“变声律为议论 ,变墨义为大义” ;关于教育学校的改革 ,首先是立
论宋代政治文化的演进与新学之命运
作者:刘成国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学  王安石  意识形态化 
描述:察,揭示出新学在历史上的多面相。南渡以后,新学开始没落。但这也不是直线衰落的过程,而是与高宗、孝宗两朝的党争、政局密切相关。自“绍兴和议”至绍兴二十六年的短暂复兴后,及至孝宗淳熙后期,作为学术
新学的治学成就与学术地位
作者:肖永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学  王安石  治学  成就  地位 
描述:训诂之学转变为性命义理之学的标志 ,在宋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宋“以才学为诗”第一人:略论诗之用典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故  手法 
描述:苏、黄、陈三家是宋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而在此前,则有王安石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尊定了基础。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
魂归何方-寻访千古名相王安石
作者:郑晓江  来源:历史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為改革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王安石以「三不畏」的積極態度,推行一系列新法。但因反對者眾,且積弊叢生,新法終以失敗收場。王安石離開了政壇,終老金陵。作者懷古思情,尋訪王安石晚年居住的半山園,描述這位一代名相恬淡簡約的退隱生活,並試圖解開其最後歸葬之地的謎團。
论齐辰翁评点诗之理论意蕴
作者:汤江浩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王安石    评点 
描述:刘辰翁评点诗,为刘氏重要评点著作之一,因种种原因,较长时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本文依据蓬左文库本所存刘评,对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总结,并对其理论产生之渊源、背景进行了纵横比较与探讨。
走出“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作者:徐规 杨天保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学  新学    金陵之学 
描述:走出“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朔学之治心说略考
作者:郝明工  来源:新东方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宋元学案》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  古文经学  圣人之道  治心  孔子  文集  司马克 
描述:朔学之治心说略考
设辞明理,敷述昭情:曾巩诗、文集序阅读札记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文集  阅读札记  曾致尧  序文  祖父  元献  王子  李白诗  尽言 
描述:时,表达了丰富的感情,精诚由中,具有感人力量。
青年志愿者相山街头服务忙
作者:    来源:安徽青年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7月以来,该区组建了10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和59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小队2070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家庭、敬老院和福利院开展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等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连日来,团区委组织学校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协助公安、交通警察部门保障城市道路畅通,维护非机